週五在Tim Hortons等咖啡時,聽到隔壁桌兩個新移民拿著稅務單愁眉苦臉。突然想起十年前我剛登陸那會兒,對著CRA網站查退稅資格,密密麻麻的英文條款看得眼冒金星,差點錯過人生第一筆GST退稅。今天這篇就用血淚經驗幫你避坑,手把手拆解加拿大退稅迷宮。
很多人以為退稅是天上掉餡餅,其實那是你預繳的錢。加拿大稅務局(CRA)像個嚴謹的會計,平時從你工資裡扣款,年終核對發現多收了才退還。去年幫鄰居張太整理單據,從她兼職咖啡店的T4到出租地下室的T776,七拼八湊竟摳出$2300退稅——關鍵在於知道哪些錢袋能打開。
必備通行證是SIN號碼和稅號。記得2015年我幫留學生表弟申請,他以為用學簽就能退稅,結果CRA來信要求補SIN的場景堪比驚悚片。現在新移民登陸兩週內務必去Service Canada辦SIN,那串九位數號碼比銀行密碼還金貴。
退稅不是全民福利,但門檻比想像中低。去年收入$0的學生? 照樣能拿GST/HST退稅。重點在於\可退稅抵免\(Refundable credits)這把鑰匙:
表格戰場上,T1 General是主戰場,但附屬文件才是精銳部隊。去年幫裝修師傅老陳整理T2200(雇主證明工作開支),把他買工具服的$800、開皮卡跑工地的油費全抵了。自雇人士要盯緊T2125表,連家庭辦公室佔地比例都能折算。
網傳\海外資產不用申報\是致命陷阱。2018年見過溫哥華豪宅區某太太,隱瞞國內租金收入被追繳三年稅款加罰金$5萬。但非稅務居民身份是個雙刃劍——放棄加拿大稅務居民身份可能省稅,卻會永久失去GST退稅資格。
省稅流派各顯神通。阿省朋友去年把RRSP供款拉到$2.7萬上限,瞬間降稅檔;BC省的琳達用醫療開支抵免,連心理諮商收據都翻出來;最狠的是曼省農場主,靠資本利得豁免把機械設備增值稅全免。
現在盯著Netfile提交按鈕手抖?試試CRA「我的帳戶」裡的Express NOA功能。上週三凌晨兩點幫小店老闆線上提交,週五下午直接彈出$1,850退稅到賬通知——比外賣披薩還快。但紙質申報黨記得跟蹤「我的報稅」進度條,去年有阿姨寄平信結果表格飄進大西洋,四個月後才重啟流程。
退稅金總在春末夏初敲門。GST/HST退稅像季度情人,1/4/7/10月準時赴約;CAIP則在4/7/10/1月發放。若等過楓葉紅透還沒動靜,趕緊撥打CRA魔幻熱線1-800-959-8281,準備好上次報稅Line 15000數字當通關密語。
退稅從來不是終點。去年退的$3000被我塞進TFSA買了能源股,今年分紅又循環成新抵免額。稅務這門手藝,玩透了就像在雪地裡撿楓糖——越冷越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