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五點,溫哥華機場的冷氣吹得我一個激靈。拖著登機箱站在加航櫃檯前,前面一家子正為超重行李費爭執。螢幕上飛香港的AC007準點起跳,我下意識摸口袋找那張折騰了半個月才訂到的電子機票憑證。這條航線飛了十幾年,從留學時擠經濟艙到現在偶爾攢夠里程換商務,踩過的坑和攢下的經驗,夠寫本小冊子了。
加航這條溫哥華-香港直飛線,像條看不見的臍帶連著兩頭家。早班紅眼AC007凌晨1點50分起飛最搶手,落地香港是次日上午6點半,時差利用到極致。但代價是前夜得在機場硬熬,上次見個留學生裹著羽絨服躺行李推車上補眠。午後出發的AC019下午1點半起飛更人性,抵港傍晚6點半,適合帶長輩或孩子。我偏愛這班,起飛前還能從列治文帶盒壽司上機。
票價這東西比溫哥華的天氣還難測。去年聖誕硬著頭皮付了2800加幣經濟艙,今年三月刷到過稅後798的bug價。秘訣是死磕週二下午三點官網放票的玄學時間,或是提前11個月鎖定里程票。見過有人用6萬Aeroplan積分換到商務艙,轉機去東京再飛溫哥華省了3萬分——這種神操作得跪。
選座是場心理戰。經濟艙第31排逃生口座位多花50加幣絕對值,腿能伸直比什麼都強。但帶嬰兒的慎選,這裡不讓放提籃。上次旁邊坐個香港阿姨,起飛就掏出自備頸枕毛毯三件套,落地前十分鐘精準化好全妝,堪稱加航生存範本。
起飛前別光顧著拍飛機餐發ins。電子旅行證(eTA)過期重辦的血淚史我能講三小時。香港入境現在連健康申報碼都電子化了,值機櫃檯二維碼掃完當場填,截圖存手機比什麼都保險。溫哥華機場安檢隊伍拐七個彎是常態,金屬項鍊脫到一半被後面大叔催「快啲啦」的焦灼感,經歷過才懂。
落地赤臘角那刻最魔幻。廣東話混著英語的廣播聲灌進耳朵,聞到空氣裡一絲絲叉燒混著消毒水的味道,行李箱輪子咕嚕嚕碾過光潔地磚。這班鐵鳥載過多少移民首次離鄉的淚,留學生塞爆的行李箱,還有阿婆小心翼翼捧回鄉的楓糖漿?每次機輪觸地那下輕震,都像句無聲的:「返嚟啦。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