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又到了,窩在溫哥華的小公寓裡,窗外飄著細雨,我習慣性地打開筆電,翻開科技股的K線圖。作為一個在北美市場打滾十幾年的投資老手,科技股就像老朋友,總在週末給我靈感。上週納斯達克又波動了,AI概念股像坐過山車,NVIDIA財報亮眼但蘋果供應鏈傳出雜音。這種時候,與其焦慮盯盤,不如靜下心來規劃。記得多年前剛移民加拿大時,我總在週末亂槍打鳥,結果賠了不少學費。現在?我學會用週末的閒暇,輕鬆布局下周行情。
科技股的魅力在於變化快,但節奏可以自己掌控。上週五收盤後,我會先泡杯咖啡,回顧一週大事。這次,微軟的雲端業務超預期,但Meta的廣告收入放緩,市場情緒明顯分裂。別急著跳進場,我會花一小時掃描財經新聞和Reddit論壇,看看散戶都在聊什麼。最近熱門的是生成式AI應用,像OpenAI的動向,總能帶動相關個股。但別光追消息,得挖深層數據。我習慣用TradingView的圖表工具,拉出RSI和MACD指標,檢查哪些股超賣或背離。上週AMD就出現技術性買點,下週反彈機率高。
策略的核心是平衡風險與機會。科技股波動大,新手常犯的錯是All-in單一題材。我的做法很簡單:週末列個清單,分三類股票。第一類是龍頭股,像台積電或谷歌,基本面穩,適合長期倉位;第二類是趨勢股,例如半導體設備商ASML,受惠AI浪潮;第三類是短線機會股,比如上週暴跌的Zoom,技術面超跌,下週可能有反彈空間。每類配置不超過總資金三成,永遠留現金應變。去年加密貨幣崩盤時,這方法讓我避開大虧。
具體怎麼捕捉行情?週日下午是最佳時機。我會打開財報日曆,確認下周重要事件:週二特斯拉電池日、週三台積電法說。提前研究公司財報歷史和行業報告,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增減,往往預告晶片股走勢。別只看數字,解讀管理層語調更重要。去年Intel法說時提到產能瓶頸,我當晚就調整倉位,避開連鎖下跌。工具上,Finviz的篩選器超好用,設好PE比率、營收增長率條件,五分鐘找出潛力股。下週我盯緊AI伺服器相關股,像美超微電腦,技術面剛突破阻力位。
輕鬆的秘訣在於紀律。週末別讓投資變成壓力,我總在策略定好後,關掉螢幕去散步。溫哥華的史丹利公園海風一吹,頭腦更清醒。記住,市場永遠有驚喜,上週聯準會放鴿,科技股立刻跳漲。但與其追漲殺跌,不如用週末規劃降低情緒干擾。我的原則是:下單前寫下進場理由和止損點,貼在螢幕旁。這樣下周開盤,就能淡定執行。投資不是賭博,是場馬拉松,週末的準備就是你的補給站。
這策略對新手友好嗎?剛開始玩美股,總怕週末錯過消息,有沒有更簡化的步驟?
提到台積電法說,最近地緣政治風險升溫,會影響下週布局嗎?想聽聽實戰應對。
感謝分享!上週照你的方法篩選AI股,小賺一波,下週試試短線機會股那部分。
用Finviz篩選時,PE比率設多少比較安全?科技股估值常偏高,怕踩雷。
週末研究要花多久?全職工作時間有限,有推薦的快速工具或訂閱源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