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整理舊文件時,咖啡杯在桌面留下淺淺的漬印,旁邊躺著七年前那疊厚厚的房貸申請書。突然想起當時在銀行櫃檯前,手指反覆摩挲文件邊角的忐忑——那種對未知流程的焦灼感,至今還能從紙張皺痕裡滲出來。這些年陪著溫哥華的新移民朋友跑貸款,才發現當年的彎路本可避免。
記得第一次見貸款經理,對方西裝革履遞來名片,我卻連\當週就給出特批方案——用國內房產做影子擔保,利率比本地人還低0.25%。
交割前最後72小時是修羅場。上個月王小姐的賣家突然要求提前交割,律師發現產權保險有個條款衝突。凌晨三點我翻出蒙特利爾銀行的應急條例,第17章寫著可用臨時過橋貸應急。關鍵時刻,她預存定存的理財經理動用特權,兩小時內放出$85萬過橋資金,利率高得嚇人,但總算保住那套能看見獅門大橋的落地窗。
現在教後輩準備文件時,總讓他們在工資單旁多放兩樣東西:去年聖誕派對和老闆的合照(證明僱傭真實性),以及寵物醫院的年費收據(展示穩定生活軌跡)。有次道明銀行的資深審核員抿嘴笑:\金融機器渴求人性溫度,這大概是我交過最貴的學費。
【評論】
求問壓力測試具體怎麼算的?我年薪$9萬但車貸月付$850,看中萬錦$65萬的鎮屋夠格嗎?
看完立刻檢查信用報告!居然發現Bell兩年前錯誤上報的$43欠費,難怪上次被拒
海外資產擔保那段跪了所以我國內的公積金帳戶也能當證明?
博主提到的那家素里貸款機構叫什麼?拜託私信,朋友剛從上海來急需這種管道
血淚教訓+1!當年沒鎖定利率,交割前央行加息,每月多付$410心痛到現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