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最近好多朋友私訊問我樓花轉讓的事,尤其是多倫多和溫哥華房市波動大的時候。作為在加拿大經手過十幾次樓花轉讓的過來人,今天掏心窩分享實戰經驗。這不是教科書理論,而是我踩過坑後總結的血淚指南🔥
你知道嗎?開發商合約裡藏著魔鬼細節。去年幫客戶轉讓市中心公寓樓花,翻開密密麻麻的條款才發現「轉讓費」分兩種:開發商收$5000行政費是基本款,但更狠的是「差價抽成條款」——如果轉讓價高於原始購入價,開發商要抽走增值部分的15%!這刀砍下去,利潤直接蒸發。所以簽原始合約時,務必用螢光筆標註Assignment Clause📝
真正啟動轉讓流程時,我習慣準備三份檔案夾:藍色放開發商文件(轉讓申請表、律師確認函),紅色裝稅務文件(HST rebate申請表、預扣稅計算書),黃色塞交易記錄(原始合約、定金收據)。加拿大稅局CRA最愛查樓花轉讓的資本利得,記得預留房價25%做稅務保證金,我鄰居去年沒做這步,結果被追繳三萬多加幣滯納金💸
最關鍵的過戶會議絕對要帶兩樣東西:公證律師+咖啡。上個月陪客戶在Bay Street律師樓簽字,賣方突然要求修改付款週期,從標準的30天壓縮到10天。幸好律師當場調出合約附加條款據理力爭,否則買家差點要抵押股票湊現金。記住:轉讓協議裡每個日期都要用加粗字體標註,特別是「開發商批准截止日」和「最終過戶日」這兩個死亡線⏳
偷偷告訴你省錢妙招:轉讓廣告別只掛MLS!我在溫哥華成功轉手的樓花,七成來自微信地產群組和小紅書話題#加拿大樓花救援。用原始價的九折當釣餌,文案強調「免等待期」和「低於現房價」,上次列治文公寓48小時就找到接手方。不過要小心FB Marketplace的詐騙客,遇到要求「遠程簽電子約」的絕對拉黑🚫
最後給急轉讓的朋友忠告:當銀行突然收緊貸款時,別死守心理價位。我2022年有個萬錦樓花,硬扛兩週想多賣兩萬,結果遇到央行加息,最終降價五萬才脫手。市場冰冷時,能cover開發商罰金+稅費就該果斷出手,畢竟握著現金才能抓住下一波機會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