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著手機,螢幕光映在臉上,突然跳出那封郵件:「多倫多往返台北,稅後$789」。手指比大腦快一步點開連結,填資料的手都在抖——結果卡在付款頁面轉圈圈,最後跳出「此價格已售罄」的紅字。這種痛,在加拿大搶過票的華人都懂。
十年來往返太平洋兩岸,從被割韭菜到摸清門道,發現搶便宜票根本不是運氣問題。航空公司定價像場心理戰,那些「限時特惠」彈窗,多半是釣魚的餌。真正的好價,藏在系統的數據縫隙裡。
上個月幫溫哥華的學妹刷到埃德蒙頓直飛東京的$623,她尖叫著問我是不是黑了航空系統。其實只用了「模糊搜索」:在Google Flights地圖上拖動光標,讓演算法替我們找出方圓300公里內最便宜的出發地。卡加利飛往往比溫哥華便宜$200加幣,搭段國內線反而省更多。
週二凌晨1點到4點是黃金挖寶期。有次熬夜改論文,順手刷到加航放出凌晨飛香港的「幽靈票」——這種臨期空位常被標錯價。但切記!別用公司網路搶票,IP位址會被鎖定。用手機數據+無痕模式,成功率直接翻倍。
最狠的招數叫「拋棄式航點」。想從多倫多回上海?試著搜「多倫多-首爾-上海」,票價可能比直飛低40%。在首爾直接走人,後段自動作廢。這招對加航、大韓航空混搭航線特別有效,但托運行李要玩到極致——切記隨身行李輕裝上陣。
加拿大信用卡點數是隱形金礦。RBC Avion卡攢的積分,去年換了張商務艙飛北京。關鍵在「星盟轉分」:先把點數轉到國泰亞洲萬里通,再用「混艙大法」換長榮的皇璽桂冠艙。複雜得像解微積分,但省下$5000加幣的瞬間,你會覺得自己贏了資本主義。
最近新發現「錯誤票」監測神器Secret Flying。某天凌晨推播「溫哥華-曼谷$399」的Bug票,群組裡立刻炸鍋。這種票通常活不過兩小時,且航空公司有權取消。但若賭贏了——記得立刻截圖付款憑證,這是你談判的唯一籌碼。
最後的血淚忠告:別被「省錢」綁架人生。有次為搶$650的票,硬把行程壓縮到9天。結果時差沒倒過來就返程,在皮爾遜機場邊過安檢邊吐。省下的機票錢,全付給家庭醫生治胃潰瘍。
【評論】
跪求教學拋棄式航點具體操作!上次試著訂多倫多-東京-台北,在羽田被攔下來說行李不能直掛,差點誤機
加拿大信用卡攻略太真實但現在AMEX白金卡年費漲到$699了,還值得辦嗎?
座標蒙特婁,剛用文末推薦的監測網搶到明年三月飛羅馬$411!但回程要自己買單程好焦慮
分享血淚史:買了西捷的bug票被取消,客服咬定是系統錯誤不認帳。後來每天推特發文tag他們,三天後突然收到復航郵件
有人試過從水牛城機場飛嗎?開車四小時過去,加上停車費真的划算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