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幫溫哥華的表弟處理債務爛攤子,凌晨三點越洋電話裡他聲音發顫:「明明說好7%利率,怎麼滾成三倍?」翻開電子合約才發現第47條藏著複利陷阱。在北美生活二十年,見過太多新移民踩進網貸深坑,今天想用血淚教訓聊聊怎麼在美國借錢不踩雷。
華爾街那套精緻包裝術專攻急用錢的人。去年德州友人收到「預批50萬美元」燙金信函,小字卻寫著APR(年化利率)29.9%。真正安全的平台會把還款計算器直接嵌在首頁,像SoFi首頁輸入金額立刻跳出總還款額,連手續費都拆解成動畫圖表。
挑平台得當法醫解剖屍體般細緻。先查NMLS監管編號是否有效,合法平台必在網站底部公示。再上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(消費者金融保護局)搜投訴記錄,去年LendingTree被爆隱藏費用,罰金高達400萬美元的案例還冒著熱氣。最狠的招數是半夜測試客服:真正有實力的平台像Discover Personal Loans,凌晨兩點接通真人客服只要90秒。
申請材料準備是場心理戰。當系統要求連結銀行帳戶時,別被「快速審核」迷惑。安全平台會用Plaid等加密系統,螢幕上只顯示機構名稱不顯示帳號密碼。我總建議朋友專開個空帳戶申請貸款,就像進賭場前先把回程車費藏好。
利率博弈藏著殘酷的數學真相。看到「固定利率」別鬆懈,去年幫房東算過一筆帳:同樣借3萬美元36期,Upstart報價8.2%看似美好,但加上Origination Fee後竟比Marcus by Goldman Sachs的9.5%總成本還高。記住用APR比較才準,那是用顯微鏡放大過的真實成本。
簽約前要做債務壓力測試。把還款日設定在發薪日前三天,模擬車禍失業時能否承受。我書房貼著2018年舊剪報:當年美聯儲加息導致網貸違約率飆升時,只有提供彈性還款選項的Prosper平台違約率控制在5%以下。
收到放款通知那刻才是戰爭開始。立即登入三家信用局凍結信用報告,Equifax的鎖定功能只要滑鼠點三下。去年黑客用350美元就能在黑市買到全套信用資料,而解凍申請貸款時只要手機驗證就能臨時解鎖。
在洛杉磯餐廳倒閉背了循環貸,有平台能做債務合併但不砍信用分數的嗎?
急問!F1簽證沒SSN能用ITIN申請嗎?看到College Ave宣傳國際學生貸但怕被騙
被樓主說的壓力測試點醒,算完發現車貸+學貸月還款佔收入45%,該先還哪筆?
昨天申請被Upstart拒了,硬查(hard pull)會留紀錄多久?要隔多久再試其他家
求扒扒那些所謂「華人特惠貸」內幕,阿姨在微信群里簽了抵押合同現在慌得不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