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幫閨蜜規劃歐洲行,聊到機場貴賓室權益時她突然眼睛一亮:「妳那張黑卡到底多神?」這才驚覺好多人都對這張傳說中的Black World Mastercard充滿好奇。今天就用我這三年持卡經驗,來場赤裸裸的深度解剖。
講到申請門檻,這張卡最殘酷的現實是「銀行主動邀約制」。上個月和星展的客戶經理喝咖啡,他透露內部篩選邏輯很硬核:近半年日均資產300萬台幣只是基本,更關鍵的是看「跨國資金流動軌跡」。像我當初能過件,主因是公司外派薪資走星展帳戶,加上常刷大額境外商務艙機票。如果你有港股美股帳戶,每月跨境投資流水超過50萬,成功率會飆升。
真正讓這張卡封神的,是那些藏在條款細則裡的隱藏福利。去年在戴高樂機場遇到航班取消,靠著卡片附帶的「頂級旅行不便險」,全家五口人直接升級到麗池酒店行政套房,還賠了兩萬多台幣的臨時購物金。更誇張的是醫療救援服務,朋友在北海道滑雪骨折,居然派專機連人帶擔架送回台北,全程零自費。
用點數換商務艙是基本操作,但高手都在玩「雙重疊加」。像我上個月訂東京安縵,透過卡組織專線預定,不但房型升等還拿到100美元餐飲額度。最驚喜的是配合Mastercard Travel Pass,在倫敦希斯洛機場的私人航廈通關時,海關人員直接帶我走秘密通道,全程不用排隊。
這張卡最魔鬼的細節在年費。首年免年費很誘人,但次年開始的2萬5年費會咬人。我的破解之道是鎖定「境外10%回饋季」,去年趁活動刷了兩筆瑞士錶行訂單,拿到的回饋金直接抵三年年費。要提醒的是,機場接送雖然無限次,但每次需消費滿8000這條規則,曾讓我差點趕不上晨班機。
看著皮夾裡泛著金屬冷光的卡面,突然想起第一次在米其林三星餐廳掏卡時,主廚親自出來打招呼的場景。與其說這是張支付工具,不如說是張通往平行世界的通行證——當你在羅浮宮閉館後獨享夜間導覽,或是在新加坡金沙頂樓泳池接過侍者遞來的特調時,才會懂那些隱形門檻背後的真正價值。
年費2萬5真的好硬!想知道如果資產達標但很少出國還值得辦嗎?
醫療專機服務有包含新冠肺炎相關治療嗎?看條款寫得有點模糊
求分享點數換長榮皇璽桂冠艙的攻略!換過兩次都被秒殺
上週剛收到邀請函,但聽說海外盜刷風險很高是真的嗎?
在曼谷用這卡訂餐廳真的有神奇加成,連根本訂不到的Gaggan都幫我喬到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