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問起2021年嗰期iBond,我忍唔住想同大家分享下心得。作為一個喺金融圈打滾十幾年嘅老手,我親身投資過唔少債券,但iBond真係幾特別——佢唔單止幫你抗通脹,仲俾小市民一個穩陣嘅投資出口。記得2021年嗰陣,香港通脹升溫,政府出呢批債券,我二話不說就落注,結果賺咗筆穩陣回報,仲學到唔少嘢。今次就同你哋拆解下點玩轉iBond 2021,唔好錯過。
iBond其實係香港政府發行嘅通脹掛鈎債券,專為普羅大眾設計。2021年版嘅特色在於,佢嘅利率同本地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掛鈎,簡單講,通脹升,你收息就多。最低投資額只係一萬蚊港紙,門檻低到連學生哥都玩得起。我記得嗰年發行額有成150億,認購反應熱烈,因為通脹預期高,大家都想鎖定收益。不過,唔好以為佢係冇風險嘅儲蓄戶口,債券始終有市場波動,但相比股票,佢嘅波動性細好多,適合想穩陣增值嘅人。
講到購買攻略,第一步要留意發行時間表。2021年iBond喺6月開始認購,為期兩星期,你可以透過銀行、證券行或者政府指定平台申請。我建議用網上銀行搞,慳時間又方便——我自己就用HSBC個app,幾分鐘搞掂,唔使排隊。記住,認購時要預留資金,因為係抽籤制,未必人人中籤。中咗之後,債券會喺聯交所上市,你可以持有到期(通常三年),或者中途賣出賺差價。但老實講,我唔建議短炒,因為iBond嘅流動性唔算高,揸到到期先食盡通脹紅利。
投資策略上,點樣最大化收益?關鍵在於時機同配置。2021年通脹率約2-3%,iBond保證最低息率2厘(政府包底),實際息率隨時去到3-4%,高過定期存款。我將一部分閒錢(約三成流動資金)投入去,分散風險。如果你係新手,可以從細額開始,當係強迫儲蓄;有經驗嘅投資者,就配合其他資產如ETF,做個平衡組合。記住,通脹唔係年年高,2021年係好時機,但未來發行要睇經濟數據。我嘅經驗話俾我知,iBond最啱退休人士或穩健型投資者,貪佢收益穩定又免稅。
當然,風險都要提提你。iBond嘅主要風險係利率上升時,債券價格會跌,如果你中途賣出,可能蝕本。另外,通脹如果低過預期,息率就冇咁吸引。2021年我見過有朋友急住放售,結果賺少咗。仲有,認購時要小心手續費,部分銀行收幾十蚊,積少成多。總括嚟講,iBond 2021係個好工具,但唔好當佢係必賺,要根據自己財務狀況諗清楚。
回想我嘅投資旅程,iBond 2021幫我喺波動市況中保本增值。而家睇返,通脹真係食咗唔少現金價值,呢筆債券回報填補咗缺口。如果你諗住投資類似產品,記住做足功課,唔好盲跟風。金融市場變幻莫測,但穩陣嘅選擇永遠有市場。希望呢篇分享幫到你,有問題隨時喺下面留言傾下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