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收到電信帳單差點心臟病發,$798.3這個數字刺眼地躺在螢幕上。明明記得簽的是「超值無限Plan」,怎麼越用越貴?揉著太陽穴翻出抽屜裡三份不同電信商的合約書,密密麻麻的條款像螞蟻在爬。突然想起客戶王太上週抱怨:「續約後網速反而變慢,打去客服只叫我重開機!」這痛太懂了——選錯上網方案,根本是現代人錢包隱形殺手。
你可能不知道,電信商櫃檯那張花花綠綠的資費表藏著多少心機。所謂「無限流量」旁邊那行小到要用放大鏡看的附註:「公平使用原則下可能降速」,翻譯成白話就是:當你老實追完兩集劇,系統自動把你丟進低速車道。更別提那些綁24個月送購物券的陷阱,算下來每月隱形成本可能比單買空機還貴15%。
上週特地去深水埗檔口找二十年經驗的SIM卡批發老陳喝茶,他邊撬開普洱茶餅邊冷笑:「後生仔,電信公司最怕你做三件事:半夜一點查合約細則、用第三方測速APP截圖申訴、還有⋯⋯」他突然壓低聲音:「週三下午三點去門市吵退租,那時店長衝業績壓力最大。」臨走前塞給我一張手寫比價表,數字震撼到讓我回程地鐵坐過站。
實測三大電信商+虛擬運營商深夜網速時發現驚人差異。某主打「遊戲專線」的業者,凌晨兩點《原神》更新居然要等九分半鐘,ping值飆到紅色警戒。反而冷門的MVNO用同樣基站,價格少三成卻流暢得像抹了油。關鍵在於「流量優先級」這個魔鬼細節——當網路塞車時,月費$298的用戶就是比$158的早0.3秒衝過閘門。
最黑暗的坑其實藏在合約第17條第4項:「服務內容變更權」。我親眼見過客戶L小姐的悲劇,她簽的「商務尊榮Plan」某天突然被抽走國際漫遊福利,客服微笑引用這條說:「我們三個月前發過電郵通知喔。」翻遍她垃圾郵件箱,果然有封標題為《春日暖心優惠來襲》的陷阱信,倒數第二段用8號字提到服務調整。
現在我的錢包裡永遠躺著三張SIM卡:主號用虛擬運營商養門號,$38/月保號碼;數據卡專挑跨境電商節搶限量年約,平均每月$90有120GB;再加張澳門預付卡應急。別笑我瘋,這組合拳去年省下$5840,夠帶全家去東京吃三頓壽司之神徒弟的店。記住,當客服說「這是最優惠方案」時,請微笑回他:「等我查查通訊局網站投訴流程先。」
睇完立刻check合約!發現我個「無限Plan」原來每月過50GB就鎖速,仲要綁36個月聽日就去門市拍枱
求深水埗老陳個檔口位置!張手寫比價表可唔可以影來睇下?我畀CSL呃緊$198/月得20GB
樓主講中痛點 上個月Netflix狂轉圈 原來我join個平plan被限優先級 而家即刻轉台
有冇人比較過5G家居寬頻?見和記$148話取代固網 但驚打機斷線
最陰濕係免費送果部「價值$2380」路由器 原來要簽36個月 計落仲貴過自己買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