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著行李剛出浦東機場,手機螢幕上那個刺眼的「無服務」瞬間讓人慌了神。十年前第一次來中國出差,就吃過這個悶虧。現在閉著眼都能在機場電信櫃檯辦好卡,連掃哪個二維碼充值最划算都摸得門兒清。這篇不講官方套話,只嘮真實踩過的坑和救命招。
別迷信機場櫃檯的「遊客專屬卡」!上個月帶倫敦同事來,他花288人民幣買的「暢遊套餐」,流量比我在地鐵站裡辦的39元月租卡還少一半。真正省錢的門道藏在街角那間不起眼的營業廳——玻璃門上貼著「攜號轉網享七折」那家。記得帶齊護照+入境章,複印件和正本缺一不可,去年在廣州少印簽證頁,白排四十分鐘隊。
實名制是鐵律,但別被嚇退。蘇州平江路奶茶店小妹教我絕招:選卡時直接問「哪款支援護照認證」。移動的「花卡」和聯通「天神卡」親測可用,電信部分門市要派出所登記單——這步能免則免,我曾在杭州跑了三個分局才找到懂涉外業務的窗口。
流量焦慮?別急著開國際漫遊。深夜刷抖音突然跳出的「流量用盡」提示,讓我學會看懂套餐暗語。「定向流量」只能用在特定APP(通常是騰訊系),「夜間流量」限定23點到7點。真正救命的是「日租寶」,1元800MB當天有效,那次在張家界山上導航全靠它續命。
最痛領悟是支付綁定。去年用香港信用卡充話費被收3%手續費,現在都用Alipay TourCard——像預付式電子錢包,日本朋友連便利店買水都刷它。地鐵閘機前突然欠費停機的尷尬?設定「餘額低於20元自動充50」功能後再也沒發生過。
返國前別註銷!上週幫墨爾本客戶查他三年前辦的中國卡,居然還能接簡訊。保留號碼每月只要5元停機保號費,下趟來買張新流量卡疊加使用,舊號收驗證碼、新號狂刷視頻,雙卡切換比換算匯率還熟練。
急問!下週飛上海轉機12小時,有必要辦卡嗎?機場有賣按天計費的流量包嗎?
在深圳辦的聯通卡回美國三個月變空號了,不是說能保號?求門路復活號碼
博主沒提港澳台居民證辦卡攻略啊!上月在福州被拒收台胞證,最後靠酒店擔保才辦成
親測支付寶搜「境外手機充值」能用外卡,但充200元收了我6塊手續費,肉痛
流量焦慮+1!上次買的電信卡號稱30GB,結果抖音虎牙不算在通用流量裡,五天就用超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