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流來襲辦公室倒成一片,上周我也中招。這次的病毒特別兇,喉嚨像吞刀片、鼻子堵到只能用嘴呼吸,頭痛得彷彿戴了緊箍咒。抽屜裡常備的成藥完全壓不住,衝去藥局那刻,藥師一句「這波症狀來得又急又猛,很多人得換特強配方」點醒了我。
藥師從櫃檯深處撈出一盒藍白包裝的進口綜合感冒藥,低聲說:「偽麻黃鹼含量夠才能通鼻竅,但血壓高的人絕對要避開。」他指尖在成分欄劃過乙醯胺酚600mg的字樣:「頭痛到炸時劑量得足,不過肝不好的人得掐著量吃。」最後丟給我一盒薄荷味喉糖,神秘補充:「含苯佐卡因的,麻到喉嚨暫時罷工最有效,但小孩碰不得。」
三管齊下果然不同。吞完藥半小時,先是鼻腔像突然鑿開通道,久違的冷空氣灌進來激得我眼眶發酸。頭頂那圈隱形鐵箍緩緩鬆開,喉糖在舌下融化的瞬間,刺痛感被冰涼的麻木感覆蓋——那一刻才懂什麼叫「活過來」。但藥師朋友後來的警告讓我後背發涼:「偽麻黃鹼能讓血管收縮,高血壓患者可能引發中風;苯佐卡因過量會導致血氧驟降。這類猛藥是急救用,症狀緩解就得停。」
更深的門道在複方藥的陷阱裡。當我炫耀找到神藥時,藥師冷笑抽走藥盒:「你看清楚,每顆含600mg乙醯胺酚。如果你同時吃普拿疼,四顆就超每日安全劑量,肝臟直接罷工給你看。」他指甲狠狠戳著交互作用欄:「混著止痛藥吃?等著洗腎吧!」
現在我藥盒裡永遠分三層:通鼻用含偽麻黃鹼的噴劑(高血壓改類固醇噴鼻劑)、頭痛靠單方乙醯胺酚片、喉痛用非麻醉性消炎含片。猛藥如虎狼,能撕碎症狀也能反噬自身。真正有用的不是某個神藥,是看懂自己身體的密碼本——你的高血壓、他的肝功能、她的孕期,都是吃藥前必須解鎖的關鍵字。
鼻塞到睡不著,但懷孕18週能吃偽麻黃鹼嗎?看到藥局有賣日本感冒藥好猶豫
上次混吃止痛藥真的送急診!肝功能指數飆高,醫生罵我當自己是鐵打的肝
求類固醇噴鼻劑品牌!我有高血壓不敢碰麻黃素,但過敏性鼻炎嚴重時根本是酷刑
喉嚨痛到喝水都哭,含了麻醉喉糖後餵母奶會不會影響寶寶?在線等急
中醫說感冒分風寒風熱,西藥這樣混著吃會不會把寒氣逼進體內啊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