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銀行帳戶月結單上被扣的手續費,我就想起自己剛畢業時亂開戶的教訓。那時不懂最低存款要求,結果白白被扣了好幾個月費用,現在回想起來,真是一筆冤枉錢。作為在金融圈打滾十多年的老鳥,今天來聊聊儲蓄戶口的最低存款要求,順便分享幾個省錢開戶的實用技巧,幫大家避開這些坑。
最低存款要求是什麼?簡單說,就是銀行規定你戶口裡必須保持的錢數,低於這個數字就收月費或罰款。像香港滙豐的Basic Savings Account,要求至少1萬港元,否則每月扣50元;台灣的中國信託i戶口,也設5000台幣門檻。為什麼銀行愛搞這套?說白了,就是逼你多存錢,他們好拿去做投資賺利差,順便篩掉小額客戶。但這對我們小資族來說,簡直是隱形陷阱,尤其現在通膨高,錢放著不動反而貶值。
省錢開戶第一招:挑無最低要求的帳戶。別以為所有銀行都一樣狠,有些專門設計給年輕人或不常存錢的族群。例如星展銀行的DBS Multiplier Account,主打零門檻,開戶後就算只放1000港元,也不會收費。台灣的玉山數位帳戶也是好選擇,透過App開戶免管理費,存款多少都行。我去年幫一個剛出社會的朋友辦這個,他省下了近千元月費,關鍵是上網比較各家條款,別被廣告忽悠了。
第二招:利用開戶促銷和捆綁優惠。銀行常推限時活動,像渣打最近的新戶禮,存滿三個月送500元現金回饋,就算最低要求是8000港元,但賺的回饋足夠cover費用。還有,結合信用卡或投資戶口,很多銀行會放寬存款限制。記得我前年開花旗的綜合帳戶,綁定信用卡後,最低存款降到5000港元,等於每月省了30元。重點是主動問理專,別害羞,他們業績壓力大,常願意給彈性。
第三招:聰明管理多個帳戶分散風險。別把所有錢押在一個戶口,分開用:一個放日常開銷的活存,選無要求帳戶;另一個放定存或高息戶口,但注意有些高息戶有高門檻,像恆生的高息儲蓄戶要5萬港元起跳,不如選台新銀行的Richart數位帳戶,利率不錯,門檻低。另外,設定自動轉帳提醒,避免不小心低於要求。我有次出差忙忘了,結果被扣錢,從此用手機App設警報,省心又省錢。
最後提醒,別只看表面數字。最低存款要求背後的費用可能更傷,比如跨行提款費或帳管費。多比較總成本,選擇適合自己現金流的方案。儲蓄是長跑,開個好戶口能讓你起跑更輕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