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七點半,深水埗街市旁的粥檔熱氣蒸騰。我拎著腸粉準備拍卡,老闆突然探頭:「後生仔,用八達通日賞啊?今日拍夠三單有回贈㗎!」膠製八達通卡觸及讀卡器的瞬間,「嘟」聲裡藏著港人最熟悉的電子貨幣脈動,而這個月開始,那聲「嘟」竟能生出實打實的現金回流口袋。
金融圈打滾多年,看過太多華麗包裝的消費回贈計劃,最終淪為數字遊戲。八達通這次的「日日賞」卻讓我挑眉——它竟老實得不像話。沒有複雜積分換算,不用登入繁瑣App搶券,每日達成指定交易次數,隔天清晨現金回贈自動入帳八達通錢包。這種「拍卡即賺」的直球對決,在當今處處是消費陷阱的時代,反而顯出笨拙的真誠。
深夜收工走過廟街,咖哩魚蛋攤的阿姐舉著八達通讀卡器對我笑:「後生仔,幫襯$10魚蛋當儲多單啦!」暖黃燈光下拍卡,電子錢包又多筆明日回贈。這種滲透在街頭巷尾的「碎銀經濟學」,比什麼高深理財課程都來得真實。當全城都在嘟卡賺雞碎咁多,聚沙成塔的力量,正悄悄改寫電子支付的遊戲規則。
交通費真係計交易次數?咁我每日搭三程車已經可以拎回贈?使唔使特定巴士公司啊?
上個月試過連續七日達標,但回贈金額忽多忽少,係咪有隱藏條款未講清楚?
學生八達通係咪都有份?定係要登記成人卡先玩到日日賞?
睇完先知增值都算一單!聽日去地鐵站入$50賺多筆先
講到數據價值好驚會唔會變相出賣消費私隱?定係我諗多咗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