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深夜,還在辦公室裡盯著股市圖表,突然接到老友的電話。他說確診了肺癌,咳嗽拖了半年才去看醫生。那一刻,我的心沉了下去——我們這些金融人,總以為身體是鐵打的,把健康當成次要投資,卻忘了生命才是最寶貴的資產。癌症不是一夜之間的事,它像市場崩盤前的細微震盪,總有些警訊在默默提醒你。今天就聊聊那些常見的身體異常表現,不是要嚇人,而是希望你能早點察覺,給自己多一次機會。
想想看,肺癌的早期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普通感冒。持續咳嗽超過三週,尤其伴隨胸痛或咳血,這不是小事。我認識的一位客戶,菸癮大,總說喉嚨癢是空氣差,結果拖到呼吸困難才確診。那時腫瘤已經擴散,治療費高得嚇人,比任何金融損失都痛。這不是個案,數據顯示,超過七成肺癌患者初期忽略這些信號,等到晚期才就醫,存活率直線下降。
再來說乳腺癌,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。乳房出現硬塊或皮膚變厚、乳頭異常分泌物,這些變化可能很細微。我表姐就是例子,她忙著帶孩子和工作,摸到小腫塊還以為是經期不順,拖了幾個月才檢查。幸好發現得早,手術後恢復良好。但你知道嗎?全球每八位女性就有一位面臨這風險,定期自檢和年度篩查,比任何理財計畫都重要——健康才是真正的複利。
結腸癌也常見,排便習慣突然改變,比如腹瀉便秘交替,或糞便帶血絲。這往往被歸咎於壓力或飲食,但背後可能是息肉惡化。我的一位同事,金融高壓下常熬夜,便血以為是痔瘡,結果查出三期癌變。他事後懊悔說,如果早點重視這些「小異常」,治療費能省下大半,生活也不至於崩盤。這裡頭有個殘酷事實:早期發現的治癒率超過九成,但多數人等到症狀嚴重才行動。
皮膚癌的警訊更直觀,痣的形狀、顏色或大小無故變化,尤其曝曬部位。我年輕時愛戶外運動,手臂上一顆痣變大變黑,還以為是曬傷,幸好家人逼我去看。醫生說那是黑色素瘤前期,切除就沒事了。但許多戶外工作者或金融交易員,整天盯螢幕忽略陽光傷害,等到潰瘍才驚覺。這不是危言聳聽,澳洲研究顯示,皮膚癌若早處理,幾乎零風險。
為什麼我們總忽視這些?或許是生活節奏快,或許是恐懼面對。但想想金融風險管理——我們會分析數據、設停損點,健康也該如此。定期體檢、留意身體細節,就像投資組合的分散策略。別讓忙碌成為藉口,一個小症狀可能是救命的訊號。今天就預約醫生吧,生命沒有重來的按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