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金融圈的老鳥,做了十幾年稅務規劃,今天想聊聊一個常被忽略的話題:單身人士免稅額。說實話,很多人以為單身就省不了稅,但這完全是誤解。我自己帶過無數客戶,親眼見證他們透過合法途徑,每年省下幾萬塊,生活品質大提升。稅務不是冷冰冰的數字,它關乎你的錢包和未來,尤其現在經濟波動大,學會這些技巧,等於給自己加薪。
先來談談什麼是單身人士免稅額吧。簡單說,這是政府給獨居者的福利,讓你從應稅收入中扣除一筆固定金額,降低稅負。以香港為例,基本免稅額大約12萬港幣,但單身人士可能有額外扣除,像強積金供款或進修開支。關鍵在於,它不是自動發放的,得主動申請,否則白白浪費機會。我記得有位客戶,四十歲工程師,年薪50萬,原本繳稅近5萬,後來調整策略,靠免稅額省了1萬多,他說這筆錢夠他出國旅行一趟,超值。
申請資格這塊,很多人搞不清楚細節。首先,你得是香港稅務居民,年滿18歲,沒結婚也沒同居伴侶。收入門檻也重要,年薪低於20萬通常直接免稅,但超過的話,免稅額會遞減。別忘了居住證明,像水電單或租約,稅局會抽查。我遇過一個案例,年輕人剛工作,收入18萬,以為自動免稅,結果漏交文件被追稅,多付了幾千塊罰款。記住,申請時填妥IR56B表格,附上身份證和收入證明,最好線上提交,省時又安全。
節稅技巧才是重頭戲,別只停在申請。策略一:結合扣除項,像強積金自願供款,上限6萬,能全額抵稅。假設你年薪30萬,供滿強積金,免稅額加扣除,稅負可能減半。策略二:善用慈善捐款,捐給認可機構,每筆扣稅25%,我常建議客戶每年捐幾千塊,既能做善事,又省稅。策略三:長期規劃,比如進修課程,學費可扣稅,還能提升技能。有位單身女客戶,報讀MBA花了10萬,扣稅後實際成本降三成,現在她升職加薪,回頭感謝我。
別小看這些動作,積少成多。稅務規劃是動態的,每年檢視一次,配合人生階段調整。萬一收入超標,別慌,轉投資產如債券或ETF,利息收入分開報稅,有時能拉低稅率。總之,主動出擊比被動等待強,省下的錢拿來投資自己,絕對划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