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日行過上水廣場,見到新開嘅大新分行人頭湧湧,先醒起最近好多街坊問我跨境理財嘅門路。作為一個喺北區住咗十幾年嘅金融老手,今日就同大家深扒大新上水分行嘅開戶著數同隱藏服務,唔係齋講表面優惠,而係拆解點樣真正用得著呢啲便利。
開戶送現金呢啲基本操作,大新今期算係落重本。新客用「跨境理財通」名義開戶,放低20萬港紙等值資金,除咗有直接回贈,最抵係佢哋個「雙幣活期彈性息」—— 港幣同人民幣戶口之間嘅資金可以「共用」高息額度,變相慳咗分開兩筆錢嘅門檻。我幫個客計過,疊加埋迎新同埋指定交易(例如自動轉賬出糧),綜合年化回報可以拉到接近5%,仲要唔使鎖死資金,呢點比好多定期存款靈活得多。
講到真正殺手鐧,係分行獨家嘅「深港一小時生活圈」服務。佢哋有個跨境專員駐場,唔係普通櫃員咁簡單,專門處理大灣區民生交易。試過有客急住匯錢俾深圳供樓,專員直接教佢用「即日達」通道,手續費平過傳統電匯三成,仲免咗中間行扣費。最意外係連內地物業管理費、淘寶商戶付款呢類瑣碎數都搞得掂,系統自動兌換匯率,慳返找換店差價。
上水分行仲有個隱藏功能:幫中小企老闆慳跨境成本。有個做電子零件批發嘅熟客同我講,佢用大新個「智能扣賬卡」入內地廠貨,直接扣人民幣戶口頭寸,避開信用卡外幣交易費。重點係張卡連結到微信支付內地錢包,廠家即時收到款項,唔使等T+3結算,現金流即刻鬆動晒。
當然要提提痛點。分行朝早十一點前同午飯時間真係打蛇餅,建議用佢個「跨境預約通」App,預先填好開戶文件同上傳證明,按時段到場直接簽名搞掂。另外記住帶齊住址證明正本,佢哋對北區「村屋+商廈」混合地址嘅審查特別嚴,試過有客因為差張水電費單要走兩轉。
最後醒多個貼士:如果打算開戶做內地投資,記住同專員講啟動「基金互認計劃」權限。唔少人開完戶先知要額外申請,白白錯失咗買內地國債ETF嘅免佣優惠。呢啲細節位,真係要踩過場先摸得透。
想問豁免最低存款額個條件係咪一定要做埋投資?定係齋出糧自動轉賬就得?
住址證明用緊公司商業登記地址得唔得?定係硬性要個人水電單?
跨境專員幫手搞內地支付寶認證使唔使額外收費?
老人家唔識用App預約可唔可以打去分行直接留位?
上次排隊等咗個半鐘先做到簡單過數,係咪非繁時段會好啲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