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台角落那桶發餿的果皮,是我上個月開始認真面對廚餘問題的引爆點。那天台北氣溫飆破35度,一開門酸腐味直衝腦門,連鄰居阿嬤都探頭問:「少年仔,你家垃圾桶破洞喔?」這才驚覺,自以為環保的隨手一扔,根本是場災難序幕。
翻遍日本零廢棄達人的筆記,偷學德國鄰居的密招,實驗三個月總算摸出心法。最關鍵是切斷腐敗鏈:剩飯菜別急著丟,冰進冷凍庫才是正解。上周煮咖哩剩的半碗馬鈴薯,用保鮮盒凍著,收集日當天取出還是乾爽的,再不會滲出噁心湯汁。生廚餘像魚內臟這種魔王級,學永康街海產店老闆教我的,層層夾報紙吸濕,最後灑把小蘇打粉,臭味直接封印。
咖啡渣現在是流理台常駐軍。家裡那台義式咖啡機的殘渣,曬乾裝進破絲襪掛在廚餘桶邊,除臭效果比化工芳香劑強十倍。有次把發霉橘子皮埋進渣堆裡,三天後掀開竟飄出柑橘清香,連螞蟻大軍都繞道走。
進階玩家試試黑糖酵素吧!照著台南農改場配方,果皮黑糖水按3:1:10調配。我的初代實驗品是鳳梨皮加二砂,玻璃罐擺窗邊天天放氣,兩週後濾出的琥珀液體,洗碗槽油垢噴兩下就溶解,澆花時蚜蟲逃得比颱風天還快。
真要挑戰堆肥,密封桶底鋪層椰子纖維土是神操作。上個月誤把發霉麵包埋進去,正擔心長蟲,掀蓋竟看見白色菌絲網密佈,把黴菌全吃光了。現在廚餘桶像微型生態系,咖啡渣抑制果蠅,菌絲分解澱粉,每週翻攪時飄出的泥土味,竟有種療癒感。
這些方法最打中我的是「順著生活節奏走」。冷凍庫挪個便當盒空間,比天天追垃圾車實際;咖啡渣隨手曬比專程買除臭劑省錢。昨晚清廚餘桶時女兒突然冒出一句:「把拔,這好像我們家的魔法罐子。」看著她捏鼻湊近觀察菌絲的模樣,突然懂了大阪那位零廢棄媽媽說的——廚餘處理的終極秘技,是讓環保變成全家人的探險遊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