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年,我經常飛來飛去,從香港到東京、倫敦再到紐約,作為金融從業者,總在琢磨怎麼省錢。旅行開銷大,機票、住宿、吃喝樣樣燒錢,但用了恒生旅行卡後,簡直像找到寶藏。這張卡不只是支付工具,它藏著一堆省錢秘訣,幫我省下好幾萬港幣。今天就來聊聊我的真實體驗,分享那些不為人知的技巧,讓你的旅程更划算。
記得去年在巴黎,我刷了恒生卡買機票,意外發現免外匯手續費的優勢。一般信用卡收1-3%的兌換費,但恒生直接免掉,那次單程就省了300港幣。關鍵是,匯率按市場中間價算,比其他銀行優惠。比如歐元兌港幣,恒生給的rate總低0.5%,積少成多,一趟歐洲行省上千元不難。用卡時,記得選「本地貨幣」結算,避免商家加收動態貨幣轉換費,這小動作能防坑。
積分系統是另一大亮點,恒生的點數累積超快。我常刷日常消費,像超市或網購,每1港幣賺1分,季度活動還加倍。去年底,我用積分換了張香港飛曼谷的機票,價值5000港幣,自己只付了稅費。秘訣是盯緊兌換比例:亞洲萬里通或酒店積分,有時1萬分抵2000港幣,比現金回贈划算。建議每月登入App檢查獎勵目錄,別讓點數過期。
海外消費返現更驚喜,恒生不時推限時優惠。上個月在東京購物,剛好碰上「亞洲區5%返現」活動,刷滿1萬港幣就回饋500,等於打95折。這類活動常隱藏在銀行通知裡,得主動訂閱電郵提醒。返現直接入賬單,省去申請手續。但要注意條款,比如最低消費門檻或排除類別,規劃行程時先查清,別錯過時機。
旅行保險是隱形福利,很多人忽略。恒生卡附送免費全球醫療和行李遺失險,保額高達100萬港幣。去年在倫敦轉機,行李延誤,保險賠了3000港幣,cover了臨時買衣物的錢。申請理賠超簡單,線上填表就行,不用額外買保單。這點對常飛的我來說,安全感十足,省下每年幾千的保險費。
急難服務也很實用,像海外現金提取或緊急補卡。有次在紐約ATM卡住,恒生24小時熱線幫我解決,還免手續費提款。但記得設定每日限額,防盜刷風險。整體來說,恒生卡不是萬能,但結合這些技巧,能讓旅行預算減壓20%以上。關鍵是多用、多試,養成習慣後,省錢變自然。
積分兌換機票怎麼操作最有效率?我總換不到熱門時段,有訣竅嗎?
海外返現活動通常多久一次?會不會很難搶到名額?
旅行保險理賠時,需要提供哪些文件?上次我遇到延誤,搞了好久才搞定。
這卡在東南亞用方便嗎?ATM手續費真的全免?
謝謝分享!用了恒生卡後,我省了機票錢,但匯率波動大時,怎麼避免虧損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