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槍插進油箱那聲清脆的「咔嗒」,伴隨著跳錶數字飛快上竄,心臟也跟著抽了一下。這幾年油價起起落落,油箱加滿從四位數變成常態,我這台老夥伴的胃口,真快養不起了。錢包在抗議,但日子總要過,車總要跑。身為跟數字打交道十幾年的金融老鳥,與其乾瞪眼,不如把「加油」變成精算遊戲。市面上信用卡加油回饋琳瑯滿目,數字看起來很美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,沒搞懂規則,回饋可能只夠買顆茶葉蛋。
先戳破幾個迷思。不是回饋%數最高就最划算!很多高趴數卡綁著「每月上限」、「指定加油站」、「特定行動支付」甚至「限週幾加油」的緊箍咒。像我同事阿偉,辦了張號稱10%回饋的神卡,結果每月上限只折抵300元,他油箱大,加兩次就爆額,剩下日子打回原形。還有些卡標榜高回饋,仔細一看,只限「自助加油」才有,習慣讓站員服務的長輩就直接出局。
真正要精打細算,得把兩件事攤開比:一是你的「加油習慣」,二是卡的「遊戲規則」。常跑哪家加油站?中油直營?台亞?全國?還是巷口那間加盟站?每月油錢大概燒掉多少?習慣用哪種支付方式?這些都決定了哪張卡真正對你胃。我這幾個月把皮夾裡的卡、家人辦的卡、銀行猛推的新卡,全攤在桌上交叉比對,跑遍不同加油站實測,發現幾張藏在細節裡的王者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是「中油直營站」鐵粉,別被花俏的高%數迷惑。有張低調的聯名卡,直接從油價「每公升折抵現金」最實在。別小看每公升折1.2元,加滿50公升就現省60元,等於實質回饋逼近5%,重點是「沒有每月上限」,油箱大的車主會很有感,規則簡單粗暴不囉嗦。另一張則是綁定特定行動支付在中油Pay使用,週三加油額外多賺點數,點數能直接折油錢或換咖啡,適合喜歡一魚多吃的通勤族。
至於「台亞加油站」愛用者,秘密武器藏在「行動支付+指定信用卡」的疊加技。有張網路聲量高的現金回饋卡,綁定行動支付在台亞加油,平日回饋基本盤不錯,重點是「週三」!當天行動支付本身加碼,疊加上信用卡基礎回饋,實質回饋能衝到接近8%,而且門檻相對親民。上個月週三去加,螢幕顯示折扣金額那刻,真的有種打贏小戰役的痛快感。
別忘了「點數價值」的魔術。有些卡回饋的是銀行點數或加油站點數,乍看%數高,但點數用不掉或折抵規則嚴苛,等於看得到吃不到。我算過,某家點數要累積到相當金額才能折抵油資,過程點數還會貶值,不如直接現金折抵或刷卡金回饋實在。除非你本來就常在該加油站消費、洗車、買東西,點數流通性高,否則別被數字迷惑。
最後提醒一個老司機才懂的痛點:「排除加油站清單」!很多信用卡條款小字會列一長串「不適用回饋」的加油站,特別是某些掛中油招牌的「加盟站」。我有次在郊區一家掛中油商標的站加油,刷下去才發現是加盟站不在名單內,一毛回饋都沒撈到,差點吐血。現在學乖了,不熟的站,先查銀行官網或直接問站員:「請問你們是直營還是加盟?刷XX卡有回饋嗎?」別怕囉嗦,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。
省油錢像跑馬拉松,不是衝一次高回饋就贏。找出最貼合你生活路線的那張卡,老老實實把規則摸透,每次加油省下的幾十塊,積少成多,一年下來夠你帶家人吃頓好的。下次加油前,花三分鐘想想錢包裡哪張卡最夠力,別讓你的權益躺在皮夾裡睡覺。省下的油錢,夠換兩杯珍奶犒賞自己了。
超實用!原來中油直營跟加盟差這麼多,難怪上次在鄉下加油沒回饋立馬查了我的常去站點
跪求版主分析重型機車加油卡推薦!紅牌吃油像喝水,每滴都要省啊
台亞週三疊加真的神 但要注意行動支付名額常秒殺 我都早上七點就去加
補充一點:自助加油每公升再折0.8元!搭配信用卡回饋雙重省 雖然麻煩但每月多省一餐錢
有人用過全國加油站聯名卡嗎?他們點數換咖啡是不是比折油錢划算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