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好多朋友問我跨境網購嘅心得,尤其係淘寶買嘢點樣運到香港。講真,我喺金融行業做咗十幾年,成日要幫公司處理國際物流成本,自己都係淘寶重度用戶,每個月都買幾次。菜鳥集運呢個服務,真係幫我慳咗唔少錢同時間,唔使再搵代購或者擔心貨品卡喺關口。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我嘅實戰經驗,從操作步驟到費用拆解,全部超詳細,希望幫到大家避開啲常見嘅坑。
首先,點解要用菜鳥集運?佢係淘寶官方嘅跨境物流服務,整合咗倉儲、運輸同報關,適合買啲小件物品,好似衫褲鞋襪、電子配件咁。我記得第一次用嗰陣,買咗件羽絨外套,原本諗住要等成個月,點知七日就到手,仲平過本地買。操作流程好簡單,但細節位好重要,漏咗就可能多收錢或者延誤。
操作流程分幾個步驟,記住要一步步跟。第一,淘寶下單時,揀「官方集運」作為物流方式。呢個係關鍵,唔好揀其他第三方,因為菜鳥會自動幫你整合訂單。例如我上個月買咗三間店嘅嘢,全部發去菜鳥嘅大陸倉庫(地址會自動顯示)。等貨到倉後,登入淘寶App嘅「菜鳥集運」頁面,你會見到所有貨品清單,可以合併打包或者分開運。我建議合併,慳運費嘛。之後,填寫香港收貨地址,確認重量同尺寸——呢度要小心,如果貨品超重或者不規則,系統會自動計費,最好預先量度清楚。最後,支付運費,可以用支付寶或者信用卡,搞掂後就等追蹤物流。一般三到五日就收到,快過我預期。
費用解析係大家最關心嘅部分,我拆開嚟講。菜鳥集運嘅費用主要分三塊:基本運費、附加費同關稅。基本運費按重量計,首重通常係1公斤內收HKD$20-30,之後每加0.5公斤加$10-15。例如我買咗兩公斤嘅電子產品,運費大約$50。附加費就麻煩啲,包括體積費(如果貨品大過標準尺寸)、敏感貨費(如化妝品或電池),同埋報關手續費。記得一次買咗支香水,體積費多收$15,加埋敏感貨費$20,總共多咗$35。關稅方面,香港多數免稅,但買高價嘢(超過HKD$1000)可能要報關,我試過買部$1200嘅相機,俾咗$50關稅。整體嚟講,計返平均每單運費佔貨價10-15%,仲平過自己去深圳拎。
想慳錢?我有啲私房秘訣。一,盡量合併訂單,減少運次;二,避開敏感貨,或者分開運;三,留意優惠活動,菜鳥成日有運費券,我上個月慳咗$30。另外,金融角度睇,跨境物流成本好受匯率影響,我用支付寶支付運費時,會揀人仔計價,避開港幣波動。總括嚟講,菜鳥集運真係方便,尤其係而家網購成主流,掌握呢套流程,隨時買到平靚正嘢。有咩問題,隨時留言問我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