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接觸渣打股票,是在2018年香港金融博覽會上。那時市場動盪不安,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潮起,我作為資深分析師,蹲在角落翻閱年報,發現渣打銀行ROE穩定在7-9%區間,股息率超過4%,比起其他跨國銀行,它在新興市場的佈局像張安全網。十年金融生涯裡,我親眼見證過它從歐債危機中反彈,股價從谷底翻倍,那種韌性不是偶然,而是深植於亞洲和非洲的根基。
投資渣打股票,核心策略得圍繞價值挖掘。你得看透它的基本面,比方說最新季報顯示淨利息收入增長12%,主要得益於東南亞貸款業務擴張,但別忽略風險敞口——中東地緣衝突可能拉高壞帳率,我習慣用DCF模型測算內在價值,目標價設在65港元左右。技術面也別馬虎,週線圖上股價卡在50元支撐位,MACD指標剛金叉,如果突破55元阻力,反彈動能會加速,我建議分批建倉,每次市場恐慌時加碼,就像去年聯儲加息風暴中,我趁低吸納了兩成倉位。
當前行情分析得緊盯宏觀變數。全球通膨降溫,渣打作為利率敏感股,債券收益率下滑對它有利,但別太樂觀——新興市場貨幣波動仍是隱憂,像印尼盾貶值就可能侵蝕盈利。我個人偏好長期持有,至少三年週期,因為它的轉型故事才剛開始:數字銀行業務在印度用戶暴增,未來五年複合成長率估計達15%,這比短線炒作實在多了。風險永遠存在,但分散投資到東協ETF能對沖部分曝險,記住,銀行股玩的是耐心遊戲。
市場總有噪音,有人唱衰渣打落後同業,但我認為它的獨特性無可取代。匯豐側重歐洲,渣打卻深耕成長引擎區,這種差異化在經濟復甦期會放大機會。下個月財報發布前,我會密切關注信貸違約數據,若優於預期,就是加倉訊號。投資路上,經驗教會我:與其追逐熱門股,不如押注那些被低估的實幹者,渣打正是其一。
渣打最近股息率降到3.5%,你覺得還值得長期持有嗎?會不會轉向其他高息股?
文章提到技術面支撐位在50元,但上週股價跌破48了,現在是止損還是加碼的好時機?
新興市場政治風險怎麼評估?例如泰國選舉動盪,對渣打業務影響大嗎?
對比星展銀行,渣打的ROE偏低,投資價值優勢在哪?能否分享具體數據?
很實戰的分享!想問如果資金有限,該優先買渣打正股還是相關衍生品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