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整理皮夾時掉出三張滙豐卡,自己都嚇一跳。做銀行十幾年,幫客戶分析過無數信用卡組合,輪到自己倒成了「集卡狂魔」。這幾年滙豐攻勢猛烈,優惠疊得像維港夜景般璀璨,但陷阱也藏在條款細則的陰影裡。今天不講官話,只聊怎麼讓這些塑膠片真正替你賺錢。
最近中環茶水間最熱話題,非「滙豐Visa Signature」莫屬。同事阿May上個月靠迎新禮遇換到兩張東京機票,但沒人告訴她「最紅自主獎賞」要手動設定類別。看她捶心肝錯失5%回贈,我默默遞上咖啡——這種痛我懂。記住:綁定交通/餐飲/網購後,超市買支水都能儲分,但千萬別在週五忘了切換「優惠日」加碼,那差額夠你吃兩碗一蘭。
常飛倫敦見客戶的我,口袋永遠插著「滙豐Red信用卡」。凌晨三點在希斯路機場用4%海外簽賬回贈買咖啡時,真心覺得這抹紅比朝陽溫暖。不過要敲黑板:所謂「無上限」僅限本地消費,海外回贈每月cap住$300。上週幫太太繳15萬保險費,精明地拆單用「滙豐EveryMile卡」刷,里數兌換率飆到$4/里,比直接買里程便宜一半。
最容易被低估的是「滙豐餐飲卡」,那些隱藏版折扣連侍應都未必清楚。上週在米其林二星Écriture結帳,亮卡直接減$800(秘訣:訂位時要講明用滙豐卡)。但別被「全港500間食肆」宣傳騙了,尖沙咀某日料店週末竟不適用優惠!我的手機備忘錄記滿各店潛規則,例如Aberdeen Street Social限定午市,而鏞記燒鵝必須點滿四分之一隻才生效。
申請攻略說穿了是心理戰。分行經理老友透露:被拒八成因忽略「隱形關卡」。曾見客戶年薪百萬卻敗在「信貸使用率」——原有三張卡刷爆90%額度,系統自動判定高危。建議遞表前先還清其他卡數,或致電要求臨時提額。另個魔鬼細節是「迎新計算週期」,有人誤以為核卡日開始算,其實從簽首筆消費才倒數90天,錯過期限反被收$2000年費的慘劇年年上演。
真正玩轉滙豐卡的人,會把八達通自動增值當提款機。我設定「EveryMile卡」每日自動增$250,一個月穩拿750里(等於台北單程機票)。最近更發現神操作:用「Pulse銀聯雙幣卡」在深圳地鐵掃碼,人民幣消費享4%回贈之餘,匯率比找換店還靚。週末北上飲茶,車費直接賺回來。
金融遊戲最忌貪心。見過主婦同時追八張卡迎新,結果忘繳min pay被罰息$3000。我的極限是兩年玩三張,像調雞尾酒般疊加優惠:Red卡搭港鐵,Visa Signature網購,EveryMile繳稅。當你發現某張卡開始收年費,立刻致電說要cut卡,八成會獲贈$300現金券挽留——這招十年來屢試不爽。
最後送條血淚教訓:永遠別信宣傳單張的「高達」二字。那晚在四季酒店慶生,滿心以為用餐飲卡享85折,結帳才知酒水海鮮除外。當$6000帳單變$5800時,我望著維港夜景苦笑:原來所謂優惠,不過是資本家精心設計的甜蜜幻覺。
想問Red卡海外簽賬係咪真係唔使手續費?上次大阪買藥妝扣多咗3%
EveryMile交稅個玩法好正!但係咪要一次過交晒先有著數?分期會唔會計唔到里數
申請被拒三次月入45K冇欠卡數都唔批 係咪要放幾十萬落滙豐戶口先得
中伏分享:用Visa Signature買機票諗住有旅遊保險 點知要刷足80%先包 大家小心
家庭主婦冇收入證明 用老公附屬卡儲到「最紅賞」分嗎?定係要自己名先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