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陪阿媽去私家醫院複診,等攞藥時無聊望住張收費單發呆。走廊另一頭突然傳來激烈爭吵聲,隱約聽到個阿叔咆哮:「照個超聲波要成萬蚊?你哋醫院係咪搶錢啊!」護士小姐企喺度,面無表情咁重複:「先生,我哋係明碼實價㗎。」嗰一刻我諗,究竟有幾多香港人真係搞得清楚私家醫院點計錢?又點樣喺必要時揾到條數唔會嚇親嘅出路?
私家醫院收費,表面係「套餐價」,內裡其實似個俄羅斯套娃。以常見嘅日間微創手術為例,標價$18,000好似清清楚楚,但當你瞓上手術床,先發現麻醉科醫生另收$5,000,術後一支特效止痛針$2,800,連手術室冷氣開大啲都要加「環境調節費」。最弔詭係同一個割膽息肉手術,港島名牌醫院同新界地區私家醫院,價錢可以相差成部iPhone。點解?唔係醫生手勢差幾條街,而係你部分錢係畀緊佢地大堂個水晶吊燈同花園個噴水池嘅電費。
想慳錢,第一關要識破「專科迷陣」。好多時你睇完家庭醫生轉介去私家,個胃痛明明照個胃鏡可能搞掂,但腸胃科醫生會好「盡責」建議你順便掃埋個腹腔超聲波,「橫掂都麻醉咗」。呢啲時候,學識問關鍵三句:「呢樣係咪必須做?」「唔做最壞後果係咩?」「有冇平價替代方案?」記得舊年幫個朋友問膽石手術,某院外科醫生開口就推單孔腹腔鏡(貴$40,000),但當我哋堅持話經濟緊絀,佢嘆口氣先講:「其實傳統三孔都得,復原慢兩三日啫。」
真正嘅省錢殺著,其實藏喺啲醫院唔會主動講嘅縫隙位。好似化驗費,直接經醫院做血常規要$800,但攞醫生張轉介單去政府認可私營化驗所,同樣項目$280搞掂。更少人知嘅係,半夜急症入院嘅話,朝早七點前辦出院手續,好多醫院會免收你成日嘅住院費,慳成千蚊就係爭嗰兩粒鐘。仲有,養和同港安嘅物理治療部,閒日下午三點後walk-in有七折,慳得幾多得幾多。
講到實戰部署,我同屋企人建立咗套「醫療防火牆」。首先鎖死一間地區性中型私家醫院做基地,貪佢無名牌溢價但設備齊全,登記做會員儲積分可扣減藥費。其次必買高墊底費醫療險(年墊底費設$15,000),專對付十萬八萬嘅中型手術。最關鍵係同個相熟家庭醫生打好關係,上次阿爸疑似輕微中風,醫生直接幫手插隊預約公立醫院MRI,等三日就照到,如果硬闖私家即時做?盛惠$12,000。錢要洗,但要洗得醒。
喺香港睇私家醫院似玩層層疊,抽錯一條木條隨時冧檔。但當你摸熟佢哋收費嘅暗格,識得喺適當時候企硬問「有冇第二種選擇」,其實可以喺啲冷氣勁到打震嘅走廊行得淡定好多。話時話,琴日先發現某集團醫院網頁收費表更新咗,心臟支架手術個價錢欄,竟然用灰色細字標註「未包括突發性術中止血物料」。睇嚟下次陪診,真係要帶埋個放大鏡。
超實用!但想問如果係長期洗腎,邊間私家嘅套餐最抵?聽講有啲包埋營養師跟進
中伏過麻醉師附加費!上次割盲腸埋單先多成萬蚊,早知問清楚
地區醫院真係寶藏,荃灣某間照腸胃鏡比養和平一半,報告一樣詳細
求教點樣睇得明啲專科收費表?啲分項寫到密麻麻仲難過睇股票年報
原來物理治療有閒日折扣!我仲次次約星期六俾正價,笨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