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搭86號小巴時,我拖著行李箱在旺角街頭迷路。司機大叔探頭用潮州話夾雜粵語喊:「後生仔!去深水埗唔該快啲上車!」就這樣被「拯救」了。香港小巴像城市毛細血管,尤其86號這條九龍東西動脈,是本地人趕時間的祕密武器。
它從長沙灣甘泉街竄出,像條靈活泥鰍鑽進荔枝角道。別被「小巴」二字騙了——清晨六點半頭班車已載著魚市場幫工,深夜十二點半尾班還載著唱完K的年輕人。我最愛它穿越北河街市那段:車窗飄進燒臘香,阿婆的菜籃蹭過褲管,司機突然急剎讓路給推著手推車的果販,這種市井生命力連地鐵都複製不來。
記得用八達通「嘟」完要握緊扶手!86號司機個個是秋名山車神轉世。有次遇見光頭師傅單手轉方向盤,另一手還接電話:「阿女放學自己煮公仔麵啦!」輪胎擦著路緣石轉彎時,全車人默契地集體傾斜,比迪士尼過山車還刺激。想下車記得提早按鈴,紅柱上白色按鈕拍下去會「嘀」一聲,太早按會被司機從倒後鏡瞪,太晚按就等著體驗「飛站」的悔恨。
它串起的生活場景比Google地圖更生動:美孚新村主婦搭兩站去深水埗買布頭,學生仔在黃竹街跳車衝向時裝批發店,穿西裝的在中匯街下車直奔證券行。有回暴雨淹了彌敦道,計程車全消失,我縮在窩打老道站棚下,那盞紅白小巴頂燈破雨而來時,簡直像諾亞方舟。
最妙是票價魔術。八達通收$8.9,現金卻要$10?原來小巴公司鼓勵電子支付。趕時間請避開下午三點半到五點這「神秘時段」——中學生放學潮能把16座擠成沙丁魚罐頭,書包帶還會勾住你耳機線。想悠閒點就挑上午十點左右,常能獨佔整排座位看街景流動。
那天在欽州街總站等車,旁邊婆婆突然塞給我半個菠蘿包:「後生仔食多啲啦。」她說三十年來天天搭86號去飲早茶。小巴鐵皮裡包著的,是香港人用速度熬出來的人情味。下次見紅頂綠身的86號駛來,別猶豫招手上車,讓它載你穿過最地道的香港脈搏。
深水埗落車最近黃金電腦商場嘅出口係邊個站?成日行錯後巷
上次見司機大佬單手轉彎仲食緊菠蘿油 究竟有冇安全規管㗎
凌晨搭尾班車試過全車齊唱《海闊天空》 香港先有嘅魔幻時刻
用現金付費司機永遠話冇散紙找 係咪潛規則要自備零錢?
帶行李箱係咪真係會被拒載?上次個司機望住我個喼皺眉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