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去年在東京銀座的那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嗎?那晚,我掏出American Express白金卡結帳時,服務生微笑著遞上一張額外的9折優惠券,還附贈兩杯頂級清酒。這種驚喜,不是偶遇,而是Amex會員日常的福利縮影。在全球穿梭多年,我發現Amex不只讓支付變簡單,更將餐飲體驗升級成一場私人盛宴。今天,就來聊聊這些藏在卡背後的秘密:從隱藏折扣到獨家活動,每一口美味都值得細品。
談到Amex的餐飲優惠,得先從Global Dining Access說起。這項福利覆蓋全球上千家頂級餐廳,像是紐約的Per Se或倫敦的The Ledbury。身為會員,你只需在預訂時出示卡號,就能解鎖專屬菜單或現金回饋。舉個真實例子:去年在巴黎的L\Ambroisie,我用Amex卡預約了主廚餐桌,結果不只省下15%的費用,還被邀請參加一場私密的品酒會——那種氛圍,金錢買不到,卻是會員的日常驚喜。
別小看那些Amex Offers,它們像隱藏寶藏散落在App裡。每週刷一刷,就能挖到本地餐廳的限時折扣,比如台北的RAW或香港的Amber,常有「消費滿5000返1000」的deal。我常提醒朋友:註冊這些offer要快,因為名額有限,像上個月在舊金山的Gary Danko,我搶到一個75折優惠,省下的錢剛好夠點一瓶好酒。這些不是浮誇宣傳,而是實打實的省錢技巧,累積下來,一年能幫你省下好幾萬台幣。
會員專屬活動更是Amex的殺手鐧。想像一下,受邀參加東京的壽司大師工作坊,或是米蘭的私廚晚宴——這些活動不開放公眾,只限卡友。去年,我在新加坡參加了一場由Amex主辦的分子料理體驗,全程免費,還認識了其他美食愛好者。這種社群感,讓用餐不再孤單,反而變成拓展人脈的契機。關鍵是,這些福利無需額外付費,只要你活用卡片的積分系統:每筆餐飲消費賺取點數,兌換起來超值,例如在高端餐廳,1點能抵10元台幣。
當然,福利雖好,也得會用。我的經驗是:先下載Amex App,設定通知,別錯過限時offer;預約餐廳時,主動問問有沒有會員專案;多關注在地活動,像台北近期就有Amex合作的夜市美食導覽。記住,這些不是特權,而是你付年費應得的回饋。用好它,每一餐都能吃出價值,生活自然升級。
這篇寫得超有共鳴!但想問問,如果在小城市像台中,Amex的餐廳覆蓋率如何?會不會很難找到參與的店家?
我在倫敦用過Amex的品酒會福利,真的值回票價。不過,積分兌換時有最低消費限制嗎?怕不小心浪費點數。
文章提到私廚活動,但亞洲區的選項好像較少。建議Amex多辦點東南亞主題晚宴,像曼谷的街頭美食體驗,應該超夯!
好奇這些優惠有沒有隱藏條款?例如,是不是得先消費一定金額才能解鎖?分享個經驗:我在東京試過,結果發現部分餐廳只限白金卡。
實用指南!但想深入問,Amex的餐飲積分和旅行積分哪個更划算?我在規劃明年歐洲行,糾結要先累積哪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