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喺香港中環分行開咗個Citi Bank定期存款戶口,成個過程比我預期中順暢。記得上個月,我諗住將啲閒錢放喺安全嘅地方賺少少利息,畢竟而家通脹咁勁,現金放喺屋企都蝕底。花旗銀行嘅全球網絡一直吸引我,尤其係佢哋嘅服務覆蓋亞洲同歐美,我成日飛嚟飛去都方便管理。講真,開戶唔係咩新鮮事,但點樣揀啱產品同避開陷阱,真係要親身試過先知。
定期存款其實係一種好傳統嘅儲蓄方式,你鎖定一筆錢喺銀行一段時間,到期後拎返本金加利息。聽落簡單,但背後嘅細節好重要。例如,花旗提供嘅期限由三個月到五年不等,彈性算大。我揀咗一年期,因為覺得經濟環境波動,太長怕蝕匯率風險,太短又賺唔到咩。開戶嗰陣,我帶齊身份證、地址證明(我用咗水電單),同埋最低存款額HK$10,000。分行職員好專業,解釋晒條款,仲提醒我網上開戶都得,慳返排隊時間。
講到利率,呢個真係好多人關心嘅點。而家花旗嘅定期存款利率,普遍喺年化1%到2%之間浮動,視乎存款額同期限。我放咗HK$50,000,一年期利率大約1.5%。聽落唔高,但比起活期存款嘅近乎零息,已經係穩陣選擇。點解咁低?全球央行都喺度壓低利率刺激經濟,加上通脹食緊部份回報,銀行自然保守啲。我建議大家定期查官網或APP更新,利率成日變,好似上個月就微升咗0.2%,可能係市場預期加息周期開始。
開戶流程有啲小貼士要記住。首先,花旗要求實體文件,就算網上申請都要上傳掃描檔,我試過一次漏咗地址證明,搞到拖慢成個禮拜。其次,留意最低存款額—如果你放少過HK$10,000,可能連戶口都開唔到,或者利率低啲。仲有,提前解約罰金好重,試過有朋友急用錢提早拎,結果蝕咗成個月利息。我嘅經驗係,呢啲產品最啱保守型投資者,或者想分散風險嘅人,但千祈唔好當佢係高回報工具。
比較其他銀行,花旗嘅優勢在於國際化服務。我喺新加坡同東京都用過佢哋戶口,轉賬同管理好方便,尤其係外匯存款選項多。不過,缺點係手續費略高,同埋本地銀行如HSBC有時利率會高一截。總括嚟講,定期存款係低風險避風港,但而家環境下,回報真係有限。我建議大家諗清楚自己嘅財務目標,如果追求增長,可能要搭配其他投資。
利率會唔會跟住美國加息而升?我諗緊放多啲錢入去。
開戶需唔需要預約?我住喺新界,去分行好遠。
如果中途轉讓定期存款,花旗有冇相關政策?
通脹咁高,定期存款仲值唔值得做?怕蝕錢。
外幣定期利率係咪高過港幣?我想試吓美金戶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