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收到信用卡年費賬單,心裡總會揪一下。那些號稱首年免年費的優惠,就像糖衣陷阱,第二年就露出獠牙。尤其在新加坡這種金融中心,信用卡年費動輒幾百新幣,長期下來簡直是隱形開銷。但你知道嗎?DBS確實藏著幾張能「永久免年費」的神卡,關鍵在於怎麼跟銀行打交道。
我第一張DBS Altitude卡是六年前辦的,當時業務員信誓旦旦說「刷滿三萬新幣就免年費」。結果隔年照樣收192新幣年費,打電話去理論才發現條款藏在螞蟻大的備註欄。氣得我直接殺到萊佛士坊分行,帶著過去十二個月消費紀錄——整整八萬新幣的旅遊和商務開銷,擺在經理面前問:「留我這個客戶,還是收年費?」十分鐘後,他們在系統註記了「永久免年費」。
後來幫朋友處理DBS Women\s World卡時更絕。她年消費才兩萬新幣,我教她換個說法:「我打算把老公的家族企業商務支出轉過來,但得先確認這張卡成本結構。」隔天就收到簡訊核准免年費。銀行吃軟更吃硬,與其哀求,不如展現「高價值客戶」的潛力。最近連DBS Black卡這種頂級卡都有人談成免年費,關鍵在消費組合——綁定房貸、保險或證券戶口,讓銀行看見你的綜合貢獻度。
當然不是每張卡都能談判。像DBS Live Fresh這種現金回饋卡,銀行靠交易手續費賺錢,免年費門檻就低很多。我有個學生在NTU念書,只出示獎學金證明就拿到永久免年費。反觀DBS Insignia這種要邀請函的奢華卡,免年費條件嚴苛得多。建議優先鎖定DBS Altitude或Treasures Black卡,這兩種卡別在系統裡有較大彈性空間。
上個月陪太太去辦卡,見識到DBS新招術。經理拿著平板說:「現在刷QR碼綁定PayLah!電子錢包,自動免首兩年年費。」我當場戳破話術:「兩年後呢?」他支吾半天才坦承要再申請。切記:所有「自動免年費」都是暫時的,真正的永久免年費必須拿到書面確認。我的習慣是談成後要求電郵發送條款,開頭寫明「此卡持卡人終身豁免年度管理費」,這種白紙黑字才作數。
最近發現星展官網藏著彩蛋。用Treasures貴賓理財帳戶登入後,信用卡專區出現隱藏選項,能直接勾選「申請永久年費豁免」,比電話客服快三天核准。看來數位管道正在改變遊戲規則。不過要觸發這個功能,得先有二十萬新幣的綜合資產水位,算是銀行給高淨值客戶的默認福利。
最後提醒:別被終身免年費沖昏頭。DBS Visa Debit卡本來就免年費,但海外交易手續費高達3.25%。與其糾結年費,不如算總賬。我的Altitude卡雖然免年費,但換里程時發現新航稅金暴漲,實際收益反而不如POSB Everyday卡。信用卡是工具,別讓工具奴役了你。
永久免年費需要每年重新申請嗎?還是談判一次就終身有效?
如果主要用信用卡網購,DBS哪張免年費卡現金回饋最優?
看到有人說用CPF戶口餘額當談判籌碼,這招對DBS真的有效?
學生黨沒收入證明,辦Live Fresh卡免年費成功率有多少?
求分享DBS書面豁免年費的英文範本,準備列印出來帶去分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