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倫敦街頭,看到那些背著保溫袋、腳步匆匆的Deliveroo步兵,總讓我回想起自己幾年前兼職送餐的日子。那時剛畢業,為了賺點外快,加入平台當步行送餐員,沒想到一幹就是半年。收入聽起來誘人,廣告上寫著「時薪高達£15」,但真相往往藏在細節裡。今天,我想深入聊聊步兵的真實收入,不是那些表面數字,而是背後的血汗與計算。
收入結構看似簡單,卻充滿變數。基本時薪?Deliveroo其實不給固定底薪,全靠每單提成。接一單餐點,大約能賺£2.5到£4,具體看距離和餐廳類型。舉個例子,從中國城送一份炒麵到附近公寓,短程可能只拿£2.8;但從高檔牛排館送餐到一公里外,有時衝上£4.5。小費是另一個關鍵,平均每十單有一兩人會給,金額£1到£5不等,但這全憑運氣。高峰期如週五晚上六點到九點,平台會加「加成費」,每單多£1左右,那時收入確實飆升。但別忘了,這些數字沒算進等待時間——站在街角刷app等訂單,半小時沒動靜是常態。
影響收入的因素太多,像天氣這種小事就能翻盤。下雨天訂單量暴增,收入可能翻倍,但代價是全身濕透、鞋子泡水;大太陽下步行幾小時,體力消耗驚人。地點差異更大,我在倫敦市中心送餐,時薪平均£12到£15,但搬到郊區試過一週,掉到£8以下。時間管理更是藝術,午餐和晚餐高峰是黃金期,其他時段收入慘淡。平台演算法也玩心理遊戲,訂單多時優先派給騎單車的,步兵常被晾在一旁。這行不是單純的「多勞多得」,而是策略與耐力的考驗。
記得有個週末,我從中午十二點忙到晚上十點,接了十八單。表面收入£65,聽起來不錯?但扣除成本後,淨賺不到£50。步行距離累計十五公里,磨壞一雙運動鞋(£40替換費),手機數據流量超支(£10),加上中途買水和小吃(£5),實際每小時淨收入約£5。更別提身體代價——腳底起水泡,膝蓋酸痛好幾天。這不是抱怨,而是提醒:收入數字光鮮,但隱形成本能吞掉三成利潤。
值不值得做?看個人目標。如果你追求自由彈性,邊走邊賺零用錢,這工作很適合學生或兼職者。月收入£800到£1200在倫敦是可能的,但要拼到£1500以上,得天天高峰時段出勤,犧牲社交生活。長期做,得評估健康風險——倫敦空氣差,步行吸入廢氣;安全隱憂如夜間送餐遇過醉漢騷擾。平台政策變動頻繁,去年提成悄悄降了10%,沒公告就生效。收入波動大,一週賺£200,下一週可能£50。這不是穩定飯碗,更像是都市生存遊戲。
收入真的能月入過千英鎊嗎?我在曼徹斯特,考慮兼職但怕白忙一場。
步行送餐安全問題怎麼解決?尤其晚上女生單獨行動會不會危險?
提成比例是固定的嗎?聽說Deliveroo常偷偷調整,有辦法抗議嗎?
小費技巧可以分享嗎?試過微笑打招呼但效果不大。
兼職做這個要繳稅嗎?平台會幫忙處理還是得自己申報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