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雨天,我拎著兩袋越南河粉在旺角後巷狂奔,塑膠袋勒得手指發紫。抬頭看見對街Deliveroo的藍衣騎士正滑手機等電梯,那一秒突然理解——同樣是「步兵」送餐,平台差異比想像中更殘酷。
去年辭去餐廳經理職位,我同時註冊foodpanda和Deliveroo步兵帳號。頭兩個月像參與社會實驗:左手握熊貓手機等「搶單」,右手開袋鼠App看「派單」。午市尖峰時段,foodpanda訂單頁面跳動如賭場老虎機,得靠0.3秒手速搶單;Deliveroo卻像被動等皇帝翻牌子,系統派來油塘的單子硬要中環步兵接,荒謬得笑出聲。
收入結構更揭穿平台性格。foodpanda明碼標價「每單$35起」,實則暗藏階梯:午市12:00-14:00加$5,惡劣天氣再加$8,接滿五單賞$80。有次颱風天背著壽司爬寶雲道斜坡,兩小時賺$760,代價是球鞋泡爛腳趾發炎。Deliveroo號稱「每單$40+小費」,但實際小費率僅12%,某週連續17單零打賞,結算時薪竟輸給麥當勞兼職。
最致命差異在隱形工時。熊貓系統自動派「順路單」,試過從銅鑼灣Sogo接糖水送去大坑,中途被塞進跑馬地豪宅的義大利麵訂單。袋鼠則像孤狼作戰,送完黃竹坑豪宅後常卡在山谷發呆,眼睜睜看對海鰂魚涌訂單被搶光。某週二下午在赤柱曬三小時太陽,手機終於響了——$42的薄餅單。
客戶群體也分階層。Deliveroo訂單常出現「松露薯條配氣泡水」,半山住戶習慣給$20小費;foodpanda多接深水埗唐樓「免運費」訂單,爬九層樓梯送$58海南雞飯,開門見阿婆掏硬幣湊數。有次送壽司到淺水灣,顧客遞來冰鎮烏龍茶:「辛苦你行上來」;隔天送觀塘工廈,西裝男指著湯麵微灑索賠:「扣錢定我投訴?」
收入真相藏在腳底板水泡裡。連續三個月雙開平台,foodpanda週均賺$5800全靠搏命衝單,Deliveroo穩定$4200但精神焦慮少。最諷刺是某天同時接兩單:熊貓派來堅尼地城海旁$45咖啡,袋鼠指派中環半山$138牛排。站在寶翠園路口猶豫五秒,扔下咖啡奔向牛排——那晚多賺$93,卻在電梯裡聞著外套滲透的咖啡漬發呆。
這行當像參加殘酷版大富翁遊戲。平台用演算法畫地圖,暴雨烈日當道具卡,我們的雙腿是唯一籌碼。當你下次看見渾身濕透的送餐員盯著兩台手機皺眉,或許他正在進行每秒$3.2的生存計算。
深水埗步兵路過,Deliveroo派單邏輯根本謎!上週三派我從長沙灣送美心到昂船洲,來回走兩小時賺$52,經過平台抽佣實收$41.6
好奇惡劣天氣獎金實際怎麼算?foodpanda寫「暴雨+$8」,但上週紅色暴雨送太古城,app只顯示+$5
求教如何避免被派山頂單?試過背四人份pizza上舊山頂道,爬到纜車站差點嘔吐
小費文化真的看區域,送半山豪宅十次有八次有貼士,何文田私樓住客反而常要求送上樓又零打賞
平台保險值得討論!上月扭傷腳踝,foodpanda賠$300診金但要提供十份文件,Deliveroo直接說步兵屬自僱不賠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