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mpf 合併指南,简化退休规划的高效步骤

mpf 合併指南,简化退休规划的高效步骤

2025-7-31 17:58:36 评论(1)

記得第一次收到五張不同公司的強積金年結單時,頭皮一陣發麻。年輕時換過幾份工,每份工的僱主選了不同受託人,結果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圖。真正讓我下定決心整合的,是去年幫老友記阿珍處理退休金。她拿著七、八份不同時期累積的強積金帳戶,光是釐清每份的基金組合和收費結構,就花了整整三個下午。那時才驚覺,碎片化的管理,不只是麻煩,更可能讓退休金在不知不覺中被手續費蠶食。


整合強積金,遠比想像中簡單。第一步,別急著填表。先從抽屜底翻出所有強積金信件,或直接登入積金局個人帳戶查閱「強積金個人帳戶資料」。重點不是帳戶結餘,而是看清楚每個帳戶的基金分佈、收費模式(管理費、基金開支比率TER),以及過去三年的回報表現。這個動作像理清衣櫃,你會驚訝發現有些帳戶持有的基金,收費比別人高出一截,表現卻平平無奇。


第二步,別被「方便」綁架。很多受託人網站標榜「一鍵整合」,但這通常只限於將其他帳戶轉入「該公司」旗下。真正的選擇權在你手上。比較主流受託人的「低收費指數基金」或「預設投資策略(DIS)基金」費用,差距可達每年0.5%以上。別小看這數字,以50萬本金、30年複利計算,省下的費用足夠買輛新車。我習慣用積金局官網的「收費比較平台」,直接拉表格對照。


第三步,填表才是關鍵。確定好想保留的「主帳戶」受託人後,向其索取「計劃成員整合帳戶申請表」(通常叫SPC表格)。這裡有個魔鬼細節:填寫「轉移全部權益」時,記得剔選「包括未來供款」,否則舊僱主的新供款又會流回原帳戶。簽名樣式必須與強積金紀錄完全一致,我見過有人因簽名潦草些被退件,耽誤了六星期。


最後一步,主動追蹤。寄出表格後兩週,致電「轉出方」受託人確認收件。法例要求六週內完成轉移,但實際常因文件瑕疵拖延。有個小技巧:影印全份申請表自存,若對方聲稱未收到,可立即補傳真。當資金成功轉入主帳戶後,別忘了重新審視基金配置。整合不是終點,而是用更清晰的視野,把退休金分配到真正適合你風險胃納的標的上。


最近幫阿明處理合併時發現,他某個舊帳戶竟持有十多年前購入的高風險單一區域基金,期間經歷多次金融風暴,價值幾乎腰斬。若早點整合並轉入分散的DIS基金,損失不會如此慘重。碎片化的帳戶像蒙住眼睛投資,整合帶來的清晰度,往往比節省的手續費更有價值。退休規劃從來不是追求暴利,而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你今日整理嘅強積金,就係聽日歎世界嘅本錢。



  • 想問如果舊公司嘅強積金帳戶已經好多年無理過,連受託人名都唔記得點算?係咪直接去積金局查就得?
  • 文中提到「轉移全部權益」要剔「包括未來供款」,呢點真係好重要!我之前就係漏咗,搞到要重新申請多一次,白白浪費兩個月時間。
  • 好奇整合過程會唔會影響到投資?例如轉移期間個市急升跌,資金喺轉帳途中會唔會蝕差價?
  • 自僱人士有幾個自願性供款帳戶係唔係都適用同樣整合流程?定係有特別表格要填?
  • 睇完好有共鳴我仲有三個舊account散喺唔同公司,管理費加埋每年成2千幾蚊,聽日即刻行動!
    2025-7-31 19:17:37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云端追随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27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