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錄音室的隔音門,佐倉綾音剛結束一場長達四小時的動畫配音。她摘下耳機,揉了揉略顯疲憊的眉心,對著我露出一個標誌性的、帶著點頑皮的笑容:「啊,喉嚨有點乾了呢,不過剛剛那個角色爆發的場景,錄得很痛快喔。」眼前的她,不是動畫裡那些或元氣滿滿或溫柔似水的角色,就是佐倉綾音本人——一個在聲優業界閃耀了十餘年,卻依然對「用聲音演戲」這件事懷抱純粹熱情的女子。這份熱情,正是驅動她跨越無數挑戰,從新人聲優蛻變為業界頂尖的關鍵。
許多人不知道,佐倉最初嚮往的其實是演員之路。高中時參與戲劇社,在舞台燈光下表演的悸動讓她著迷。然而命運的齒輪悄悄轉動,陪朋友參加聲優養成所甄選的經歷,意外讓她發現了聲音這片更廣闊的舞台。「站在舞台上,觀眾看到的是『我』這個人;但在錄音室,透過聲音,我可以成為『任何人』。那種純粹用聲音去創造一個生命的感覺,太不可思議了。」她回憶起初次接觸配音時內心的震撼,眼神依然閃著光。這份對「聲音創造」的驚豔,徹底扭轉了她的志向,也開啟了她跌跌撞撞卻無比精彩的聲優生涯。養成所的日子絕非坦途,嚴苛的訓練、無數次的試音落選,也曾讓她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路。她坦言,早期錄音後回家重聽自己的演出,常常沮喪得想哭。「總覺得聲音裡少了點什麼,不夠『活』。」
轉捩點發生在入行第三年,她接到一個與自身性格反差極大的陰鬱角色。為了抓住角色的靈魂,她做了大量功課,甚至將自己沉浸在類似情緒的音樂和電影裡長達數週。正式錄音那天,當她拋開所有技巧,將自己徹底「成為」那個角色,嘶吼出壓抑已久的台詞時,整個錄音室陷入一片寂靜。導演的「OK」聲落下後,她發現自己早已淚流滿面。「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,」佐倉的聲音帶著一種沉澱後的平靜,「聲優不是『扮演』,是將自己的某一部分,撕裂開來,再重新塑造成另一個靈魂。」那次經驗成為她演技的分水嶺,也讓她體悟到,技巧固然重要,但唯有將自身真實的情感與脆弱注入聲音,角色才能真正「活」起來。
談到粉絲最感興趣的「祕辛」,佐倉笑著透露了一個小習慣:她擁有厚厚一疊寫滿各種角色筆記的「聲紋日誌」。每接到一個新角色,她會詳細記錄下對角色性格、背景、關鍵情緒的理解,甚至標註在不同場景下,呼吸的節奏、喉嚨肌肉用力的方式等極其細微的調整。「比如配一個體力虛弱的角色,我會刻意讓聲音聽起來像是『氣』快要接不上來,但不是真的斷氣,」她邊說邊示範,聲音瞬間變得細弱飄忽,卻又奇蹟般地維持著清晰的咬字,「這需要精準控制橫膈膜,讓肺部只保留極少的空氣震動聲帶。」這種對「身體機能」的細膩掌控,是她能駕馭從幼女到成熟女性、從活潑少女到陰沉反派等跨度極大角色的關鍵。
隨著串流平台興起與動畫產業全球化,聲優的工作型態也劇烈轉變。佐倉感觸最深的是「海外同步播出」帶來的壓力。「以前可能有一週甚至更長時間琢磨一集,現在常常是日本播出當天,就要完成多國語言的配音工作,時間壓縮得非常緊。」她透露,為了確保品質,她會更依賴事前與導演、音響監督的密集溝通,並且練就了快速切換「語言模式」的能力——錄完日語版,喝口水,深呼吸,立刻切換到需要投入的感情狀態去錄其他語言版本。「這很耗神,但想到世界各地的粉絲能幾乎同步聽到『她』(角色)的聲音,又覺得很值得。」
當被問及如何在高壓且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初心,佐倉的回答很樸實:「大概就是『卡啦OK』吧!」她大笑起來。私下的她,是個不折不扣的「卡啦OK狂熱者」,尤其喜歡挑戰高難度的演歌或音域極廣的流行曲。「那是最純粹的『玩聲音』的時刻,沒有任何角色包袱,單純享受聲音震動帶來的快樂。唱完一輪,感覺又能充滿電回到錄音室了。」她認為,聲優這份工作最迷人的地方,在於它永遠有新的挑戰。「每一次接到新角色,都像打開一個未知的禮物盒。你不知道裡面藏著怎樣的靈魂,也不知道這次配音的旅程會把自己帶到哪裡。這種未知和創造的可能性,就是讓我每天走進錄音室時,依然會心跳加速的原因。」
佐倉的故事,遠不止於甜美聲線或高人氣角色。那是一段關於如何在無數次試鏡落選後重新站起、如何在嚴苛的技術訓練中不忘對聲音的赤誠、如何在商業洪流裡守護表演本質的真實旅程。當耳機裡傳來「準備好了」的提示音,她深吸一口氣,眼神專注——下一個需要她賦予生命的靈魂,正等待著被喚醒。錄音室的紅燈亮起,佐倉綾音,這個名字所代表的無數聲音生命,又將再次啟程。
綾音提到「聲紋日誌」的細節太震撼了!原來頂級聲優連呼吸節奏都要精密計算?想問她有沒有考慮過把這些筆記出版成書?絕對是聲優迷的聖經啊!
聽到她早期錄音後回家聽自己演出會沮喪想哭那段,莫名跟著鼻酸原來現在聽起來這麼自然的演技,背後是這樣不斷自我撕裂又重組的過程。謝謝妳沒放棄!
「卡啦OK充電法」也太可愛!下次去唱歌要點綾音的角色歌,幻想自己也在做聲帶訓練(笑)。不過她示範虛弱聲音那段描述超具體,試著模仿差點嗆到
同步配音的壓力比想像中可怕!很好奇在時間壓縮下,不同語言版本的情感詮釋會不會有落差?製作組如何確保各語種的「角色靈魂」一致性?
從平成年代聽到令和,她的聲音陪伴我整個青春。最佩服的是無論多忙,她配音的每個角色都像被細心呵護著長大。文章裡那句「撕裂自己塑成靈魂」精準到讓人起雞皮疙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