搬進公屋那一刻,望著空蕩蕩的四壁,心裡既興奮又發愁。預算有限,總不能讓新家看起來寒酸吧?我記得自己第一次裝修時,差點把積蓄全砸進去,後來才摸索出省錢門道。公屋空間雖小,但只要抓對重點,花小錢也能大改造。關鍵是別被華麗樣板間迷惑,回歸實用本質。
先從牆面下手吧。很多人一上來就找師傅刷漆,動輒幾萬塊。其實,自己動手DIY不難,選對塗料就能省下一大截。我試過用環保乳膠漆,一桶不到千元,色調溫和又耐髒。週末花半天塗刷,效果不輸專業工。重點是避免複雜圖案,單色系搭配簡約掛畫,空間立刻活起來。記得通風要好,免得氣味殘留。
家具採購最容易超支。我建議跳過新貨,直接逛二手市集或臉書社團。像上個月在社區回收站撿到一張實木餐桌,只花五百元打磨翻新,擺上後朋友都誇有質感。公屋格局小,挑多功能家具更聰明。例如摺疊餐桌兼書桌,或帶儲藏的沙發床。省錢之餘,還解決收納痛點。
水電工程看似專業,其實能分段處理。別一次請師傅重拉管線,先從更換節能燈具開始。LED燈泡壽命長,電費省三成,自己裝十分鐘搞定。廚衛是花錢大坑,我用防水貼紙翻新磁磚,幾百元就遮住老舊裂痕。馬桶或水龍頭壞了?YouTube教學影片一堆,跟著拆裝省工錢。
最後談預算控管。裝修前畫張草圖,標明優先順序。我習慣把錢分三份:七成給必要工程,兩成備用,一成留給小裝飾。社區常有免費資源,像舊木材或工具借用,多問里長準沒錯。裝修不是比誰砸得多,而是聰明取捨。住得舒服了,那份親手打造的成就感,比什麼都珍貴。
【評論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