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圍這個地方,說真的,藏了太多讓人驚喜的美食角落。每次穿過那些窄巷,聞到飄來的香氣,總覺得像在尋寶。在地人帶路,我才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小店,才是真正的味蕾天堂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私藏的十間必吃好店,全是街坊鄰居激推的隱藏版,沒遊客擠爆,純粹是為了一口好滋味。
第一間要提的是「阿婆腸粉店」,躲在火車站後方的老社區裡。店面小到只能容納三四個人,但阿婆的手工腸粉,薄如蟬翼又帶點彈性,淋上自製甜醬和芝麻,一口咬下,米香四溢。記得有次下雨天,我躲在簷下吃,熱騰騰的腸粉暖了全身,那種樸實的感動,至今難忘。
往前走幾步,「老陳牛雜」的招牌半隱在轉角。這家開了三十多年,牛雜燉得軟爛入味,秘方湯頭加了中藥材,喝起來甘甜不膩。我常週末早起排隊,老闆老陳總笑說:「年輕人,別急,好東西要慢慢熬。」配上白飯或撈麵,簡單卻飽足,難怪在地人都說這是療癒系美食。
轉進巷弄深處,「小巷茶餐廳」外觀普通,裡頭的港式奶茶卻是一絕。茶葉現沖,奶香濃郁不澀,配上剛出爐的菠蘿油,外皮酥脆內裡鬆軟。有次和熟客聊天,他說老闆堅持用老式銅壺沖茶,那種懷舊風味,在連鎖店根本找不到。
海鮮控別錯過「海鮮大排檔」,位置靠河邊,晚上才開張。炭火烤的魷魚和蝦子,鮮甜多汁,沾點辣椒醬更提味。記得夏夜和朋友聚會,吹著微風,邊吃邊聊,炭香混著海水鹹味,那種氛圍比五星級餐廳還迷人。
「甜點屋」是隱藏版驚喜,專賣傳統港式甜點。楊枝甘露用新鮮芒果和柚子肉,酸甜平衡;芝麻糊磨得細滑,熱呼呼一碗下肚,疲勞全消。老闆娘總說:「甜點是生活的小確幸。」這句話,我每次去都體會更深。
燒臘愛好者必訪「燒臘鋪」,店面小到易被忽略,但叉燒和燒鵝皮脆肉嫩,蜜汁醬是祖傳配方。有次外帶回家,家人一聞香氣就搶光,連骨頭都啃乾淨。老闆低調,不宣傳,靠口碑撐了二十年。
「手工拉麵館」在市場旁,師傅現場拉麵,湯頭用豬骨熬十小時,濃郁不油。最愛他們的牛腩麵,肉塊大又軟爛,麵條Q彈有嚼勁。冬天來一碗,暖胃又暖心,常看到上班族擠在角落默默享受。
早茶時段,「點心小店」總是熱鬧。蝦餃皮薄餡多,鮮蝦彈牙;燒賣一口一個,肉汁噴香。老闆是退休點心師傅,堅持手作,他說:「機器做的沒靈魂。」簡單一句,道出美食真諦。
「文青咖啡屋」融合中西,位置隱蔽在書店後院。手沖咖啡豆是老闆自烘,配港式蛋撻,意外地搭。午後坐在窗邊,陽光灑落,咖啡香混著書香,時光彷彿慢了下來。
最後是「夜市小吃攤」,傍晚才出攤,臭豆腐外酥內軟,雞蛋仔脆皮香甜。攤主大叔風趣,常跟客人哈拉:「吃飽才有力氣追夢啊!」這種人情味,讓食物更添風味。
這些店,每間都承載著大圍的故事。吃的不只是味道,更是那份在地情懷。下次來,別只盯著名店,鑽進小巷,你會發現更多驚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