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日信箱「啪噠」一聲掉出個粉紅信封,拆開那刻我差點在管理處尖叫——Hello Kitty蝴蝶結浮雕卡面在燈下泛著珠光,指尖摸過立體緞帶紋路,這哪是信用卡,根本是收藏級藝術品。大新這次聯名擊中老粉死穴,當年儲點換的Kitty文具鐵盒還收在床底呢。
細看權益冊倒抽氣,超市簽賬5%回贈竟是永久制?翻出計算機狂按,香港家庭月均超市消費$4000,等於白賺$200現金回贈。更狠是日本藥妝店額外8% off,上週幫阿妹帶嬰兒痱子粉,刷完即刻彈出短訊:「本次節省¥1920」。原來Kitty的蝴蝶結真能變錢包守護神。
最殺手鐧藏在條款第7頁小字:「新戶申領限量夜光卡版,享終身免年費」。衝去尖沙咀分行那天下暴雨,職員從保險櫃取出卡那刻,我舉著紫外線手電筒的手都在抖。暗處浮現的霓虹Kitty輪廓,簡直是給成年人的夢幻通關密語。
冷靜下來發現魔鬼細節:海外簽賬手續費1.95%照收,但綁定電子錢包在東京地鐵閘機「嗶」一聲過關時,匯率竟比找換店優惠0.15。後來才知大新用DCC動態貨幣轉換,避開銀行傳統加價套路。這週末約了閨密挑戰「Kitty集點地圖」,銅鑼灣希慎Apple Store買耳機賺三重積分,順便解鎖限定手機繩。
深夜登入網銀嚇一跳,消費分析圖冒出Kitty頭像分類標籤。原來在MUJI買的陶瓷鍋被歸類「居家甜蜜」,而蘭桂坊酒吧消費標著「Kitty微醺時間」。這該死的情緒價值,讓查帳變成開盲盒體驗。
老實說比起回贈率,那張夜光卡更讓我失眠。現在經過反光玻璃總要掏出來照一下,三十八歲的人像中學生偷藏偶像閃卡。或許金融產品終究要回歸人性溫度,當冰冷塑膠片承載著橫濱港初遇Kitty的記憶,每次簽賬都是對純真時代的溫柔致敬。
急問夜光版要親身申請?網上見到只有普通版
海外網購計唔計5%回贈?想搶日本樂天限定公仔
舊年張melody卡仲未cut 會唔會影響批核?
頭先試過拍卡搭電車無反應 係咪要特別設定?
睇到話儲齊三款卡面送和風茶具 有無人換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