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從雲南回來就直奔診所掛點滴,急性高山症發作時才驚覺旅遊保險多重要。那張皺巴巴的保單掏出來,櫃檯護士一句「有保險?那直接走理賠通道」瞬間讓我鬆了口氣。這些年踩過坑也嚐過甜頭,分享些用銀子和時間換來的投保心得。
多數人以為旅保只保意外,但真正救急的反而是醫療。大陸三甲醫院急診押金動輒三五千人民幣起跳,外賓收費更高。曾遇過背包客滑雪摔斷鎖骨,沒保險硬是借錢湊了八千押金才推進手術房。醫療額度至少抓五十萬台幣,別省這點小錢,真出事時你會感謝自己。
魔鬼藏在條款細節裡。去年朋友在張家界被猴群抓傷,打狂犬病疫苗竟遭拒賠,保險公司咬定「野生動物攻擊屬免責條款」。後來才懂要挑明列「動物抓咬傷」的保單。另外像包車翻覆、食物中毒、甚至因颱風滯留產生的住宿費,不同保單理賠寬鬆度天差地別。
別被「全球保障」迷惑!大陸醫院收據愛用簡體手寫,保單若沒註明「接受簡體中文醫療文件」或「包含大陸地區醫院」,理賠時可能卡關。有次陪香港朋友在深圳醫院折騰三小時,就因護士把「陳」寫成「陈」被保險公司打回票。
現在買保險像點外賣般方便。我習慣用在地支付寶搜「境外保險」,直接跳出一排選項,還能比價。但要注意!支付寶自動帶入的台胞證號碼若少個括號,出險肯定被刁難。建議同時截圖保單條款,上次在桂林手機沒信號,全靠截圖證明涵蓋中暑責任。
帶長輩出遊得特別費心。家母有高血壓,多數旅保將慢性病併發症列為除外。後來找到可「加費承保既有疾病」的保單,雖然貴三成,但在西安她突然暈眩送醫,兩萬多醫藥費全數理賠。切記投保時主動申報病史,別抱僥倖心態。
理賠要快?診斷書是關鍵!大陸醫生寫「疑似腸胃炎」這種模糊字眼絕對被打槍。學乖了,現在都當場拜託醫生寫明「因食用不潔海鮮導致急性腸胃炎」,連同蓋醫院公章的病歷本、收據正本,回台三天就入帳。那些宣稱「免單據」的小額理賠,往往賠得少又限次數。
最後提醒,別迷信旅行社贈送保險!曾遇過團費含的「全程保障」竟只賠意外身故,醫療額度才兩萬。自己花幾百塊加購專案,吃壞肚子掛急診都不用心疼錢包。旅行是去放鬆的,別讓省小錢的念頭毀了整趟旅程。
在淘寶買的旅遊險理賠時要我補公證文件,差點氣瘋!有推薦理賠不囉嗦的保險公司嗎?
帶三歲小孩去上海迪士尼,保險要額外注意什麼?聽說幼兒醫療費特別貴
支付寶投保填台胞證總顯示錯誤,最後用護照號碼投保,這樣出險會有問題嗎?
文章說旅行社送的保險很雞肋,但我去年跟團在九寨溝扭傷腳有賠到耶?
打算去哈爾濱滑雪,哪家保險明確涵蓋滑雪意外?有些條款寫「高風險運動除外」看得很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