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搬到天耀邨快一年了,這裡的生活節奏慢得讓人放鬆,不像市區那樣擁擠吵雜。每天清晨,我會帶狗狗去公園散步,那裡的綠地很寬敞,樹蔭下常有老人家打太極或下棋,空氣裡飄著淡淡的花香,偶爾還能聽見孩子們的笑聲從遊樂場傳來。社區中心定期辦活動,上個月參加了手作市集,認識了幾個鄰居,大家交換自家種的蔬菜,那種人情味在都市裡很難找到。
說到交通,天耀邨的輕鐵站就在家門口,五分鐘就能到天水圍站轉乘地鐵,去元朗或屯門都方便。不過我最愛的是社區圖書館,藏在商場二樓角落,安靜得像個秘密基地,週末常窩在那裡看書,順便蹭免費冷氣。附近還有籃球場和羽毛球場,傍晚總有一群年輕人打球,活力四射的場景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樣子。
美食才是天耀邨的靈魂,這裡的燒臘店讓我上癮。天耀市場二樓的「興記燒味」,老闆阿強是三代祖傳手藝,他的叉燒外皮酥脆,肉汁飽滿,每次買半斤回家配白飯,女兒都搶著吃。記得第一次試吃時,他多送我一塊脆皮燒肉,笑著說「新鄰居要捧場嘛」,那份熱情讓我感動到現在。
街角的小食攤也不容錯過,特別是下午三點出爐的雞蛋仔。阿婆推著鐵皮車,用炭火慢慢烤,外脆內軟的香氣飄滿整條街。我常買一袋邊走邊吃,搭配她自製的絲襪奶茶,茶味濃而不澀,一杯才二十塊,比連鎖店實在多了。上週帶朋友來,他驚呼「這才是香港地道味」,我們坐在公園長椅聊天,陽光暖暖的,時光彷彿停駐。
如果想坐下來好好吃一頓,商場裡的「耀記茶餐廳」是首選。他們的菠蘿油和西多士遠近馳名,老闆娘珍姐總記得我愛少甜。有次颱風天,她還多打包一份熱湯給我帶回家,說「風大雨大,別餓著」。這種細膩的關懷,讓冰冷的鋼筋大樓有了溫度。週末早晨,我習慣點份腸粉配豆漿,看報紙打發時間,窗外人來人往,生活就該這樣簡單踏實。
住久了才發現,天耀邨的魔力在於它不張揚的日常。沒有五星級餐廳或華麗景點,但每個角落都藏著故事。菜市場的阿叔會教你挑新鮮魚貨,公園的保安伯伯總提醒帶傘防雨。這些點滴累積成歸屬感,讓我這個外來客漸漸紮根。或許,真正的社區攻略不在於打卡清單,而是用心感受那份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燒臘店老闆阿強還在嗎?上次去沒看到他,好懷念他的蜜汁叉燒!
請問天耀公園的狗狗區有沒有時間限制?想帶我家柴犬去社交一下。
商場裡那家茶餐廳的菠蘿油真的超讚,但最近漲價了,大家有發現嗎?
社區圖書館的冷氣是不是太強?每次去都要帶外套,不然會感冒。
天耀邨的輕鐵班次晚上會不會減少?怕加班回來沒車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