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風聲呼嘯,樹影搖曳如鬼魅,小犬颱風正一步步逼近台灣。這幾天,手機不斷跳出警報,鄰居們忙著加固門窗,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無形的緊繃感。颱風不是第一次來,但每次總讓人重新體會大自然的威力,那種壓迫感像無形的手,掐住城市的脈搏。
追蹤颱風路徑成了每日必修課,打開中央氣象局網站,看著那條蜿蜒的紅線在太平洋上爬行。颱風動向瞬息萬變,別只依賴新聞頭條,下載「Windy」或「AccuWeather」APP,設定警報通知,每小時更新一次。記得去年強颱侵襲時,我靠著手機實時數據,提前三小時撤離低窪區,避免了淹水危機。這些工具不只顯示風速雨量,還預測登陸點和影響範圍,多比對幾個來源,才不會被假消息誤導。
防災準備不是臨時抱佛腳,颱風來前三天就該動手。清點家裡物資:桶裝水至少儲備三天份,乾糧選罐頭或能量棒,別忘手電筒和備用電池。檢查門窗縫隙,用膠帶加固玻璃,陽台雜物全收進屋內。有一次疏忽,盆栽被狂風捲起砸破鄰居車窗,賠了上萬元。颱風假不是放假,是救命時間,全家演練逃生路線,約定集合點,萬一斷電斷訊,靠口哨或手勢聯絡。
風雨最猛時,待在室內最安全,但別小看細節。關閉瓦斯總開關,遠離窗戶,萬一玻璃碎裂,用厚毯子擋住。若住低樓層,水位上升就立刻往高處移,別貪財冒險。曾聽朋友分享,颱風夜他困在車裡,水淹到膝蓋,靠車頂天窗脫身。手機充飽電,下載離線地圖,急救包放床邊,裡面塞止痛藥和消毒用品。風聲再大,保持冷靜,聽官方廣播指引。
颱風過後,災害才剛開始。踏出家門前,確認道路安全,避開倒樹或電線。檢查房屋結構,裂縫或積水速報修。社區互助很重要,去年颱風後,我們巷子自組清掃隊,一小時恢復通行。別急著開電器,等台電確認線路安全。這過程像療傷,慢慢來,每一次經驗都讓人更強韌。
這篇指南超實用!但想問APP追蹤路徑時,如果網路斷了怎麼辦?有離線備案嗎?
我家住山區,颱風常土石流,文中的避難建議能補充山區特定風險嗎?比如提前撤離時機。
防災包清單很詳細,但罐頭保存期限短,有沒有替代品推薦?像冷凍乾糧之類的。
經歷過莫拉克颱風,災後心理重建很重要,文章提到互助,能多聊聊如何安撫孩子恐懼嗎?
颱風假常有人出門觀浪,超危險!建議加入法律責任提醒,比如罰款案例,加強警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