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氣轟隆隆運轉的季節,電費帳單總是讓人倒抽一口涼氣。尤其台北盆地那種悶濕的熱,像塊濕毛巾裹在身上,不開冷氣難受,開了又怕月底心臟受不了。幾年前,我也是冷氣開整晚的擁護者,直到一張破萬的夏季電費單狠狠打醒我,才開始認真思考「降級」的可能——不是不用冷氣,而是聰明搭配。
家裡陸續試過好幾台循環扇、DC扇,總有些遺憾。要嘛風太硬直吹頭痛,要嘛靜音但風力像貓咪哈氣,再不然就是操作陽春,睡前想調個風量還得摸黑找按鈕。直到某個熱到睡不著的凌晨三點,在手機上亂逛,看到網友討論小米的智慧風扇,半信半疑下了一單。
開箱時沒太大驚喜,簡約的白色設計,組裝倒是順手,不用看說明書也能搞定。真正讓我挑眉的是通電那一刻——幾乎聽不見聲音。不是那種刻意壓低的嗡鳴,是真的接近無聲。站在風扇前,能感覺到一股穩定柔和的氣流滑過皮膚,不是被「打」到,而是被「包裹」住。那種溫和感,跟傳統扇葉硬生生劈開空氣的粗暴截然不同。
它的聰明藏在細節裡。手機裝上米家App配對,才發現功能比想像深。定時開關是基本,還能自訂不同時段的風速和擺頭角度。最打動我的是「自然風」模式,模擬戶外那種忽強忽弱的流動,吹久了真的不頭暈。半夜翻身熱醒,手都不用伸出被窩,摸黑點開手機就能把風量調大兩檔,螢幕光都不會刺眼。
省電效果最有感。官方數據說最低檔不到2瓦,像顆小夜燈的耗電量。我拿舊的AC扇一比,同樣開中檔,小米一天能省將近一度電。整個夏天配合冷氣開28度+風扇循環,電費硬是比前年少了快三分之一。長年累月下來,省下的電費早超過風扇本身價格。
它成了我家裡的空氣調節樞紐。天氣微涼不用開冷氣時,單獨運轉就夠舒適;冷氣啟動時,放在對角線位置,它能快速把冷氣均勻推到客廳每個角落,冷氣溫度不用調那麼低,壓縮機運轉時間也縮短。甚至還能串聯小米的溫濕度計,設定溫度超過28度自動啟動,回家前一小時遠端開啟,進門就是恰到好處的涼爽。
當然不是沒缺點。沒有實體遙控器(得另購),對習慣按鍵的長輩稍不友善。最高檔風力比起工業扇確實溫和些,適合追求舒適循環而非強力直吹的人。但以一台兩千台幣有找、安靜又聰明的風扇來說,它確實顛覆我對「風扇只是配角」的想像。它不是冷氣的替代品,而是讓冷氣用得少、用得巧的關鍵夥伴。涼快和省錢,原來真的可以並存。
自然風模式吹整晚真的不會頭痛!以前用傳統風扇早上起來喉嚨都乾爆,這台完全不會,但好奇睡眠模式跟自然風差在哪?
家裡有買X型號的,省電超有感,但想問大家風扇擺冷氣下方還是對面效果比較好?我放地板感覺循環不太起來。
被生火但舊風扇還能用丟了可惜,有人試過接智慧插座改裝傳統風扇嗎?效果跟內建App控制差很多?
辦公室放了一台,結果午休同事都蹭過來吹,風感真的很細緻,缺點是太安靜常忘記關!
請問濾網清潔方便嗎?家裡有狗毛怪獸很怕卡進去難清理,看中它可拆設計但沒用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