屯門至赤鱲角隧道開通後,徹底改變了大嶼山與新界的交通生態。記得第一次開車穿越這條海底隧道時,看著儀表板時間從過往40分鐘驟降到12分鐘,油表指針幾乎沒動的驚喜感,至今難忘。這條隧道不只縮短地理距離,更重新定義了省時省錢的出行方程式。
自駕族最該掌握兩大黃金時段:平日上午10點前回程避開機場車潮,週六清晨6點半出發能無痛銜接港珠澳大橋。我有次週末帶家人去東涌OUTLET,特意選了清晨出發,不僅停車位任選,回程時隔壁車道擠滿旅遊巴士的盛況更讓我暗自慶幸。隧道費$17的魔力在於,相比舊路繞行青馬大橋省下$32過路費,加上油耗差異,來回一趟足足少花半張百元鈔。
公車族的智慧轉乘更值得細究。E36A線是隱藏版神器,從屯市總站出發經隧道直達東涌,比E33快15分鐘卻收同價$13.9。有回遇見精算師陳太分享秘技:她在兆康站搭輕鐵到屯門站轉E36A,全程用長者八達通只花$2。若要去機場博覽館,別傻等A線,改乘E36到東涌轉S1巴士,總車資比直達A車省$20.1,時間差不到8分鐘。
單車友別錯過隧道頂的驚喜彩蛋。每月首週日開放單車通行,凌晨五點踩著公路車衝進隧道,穹頂藍光如穿越時空甬道,8分鐘狂飆到機場島看日出。記得帶夠飲水,隧道內雖有避車處卻無補給站,上次見車友沒帶水壺,抵達時脫水喘得像擱淺的魚。
深夜返歸的救星在屯門碼頭。NA33通宵巴士像移動旅館,座椅傾斜度竟能調到130度,我常刻意選上層首排座位,經過隧道時整面玻璃映著星空與海底照明燈的交織光影,$40車資買到銀河特快列車的體驗。最後叮嚀:週五晚避開18:45-19:30的屯市站,那時整排旅巴卸客轉隧道,等車人龍比春運還壯觀。
隧道頂單車日開放時段會因天氣調整嗎?上次颱風天撲空好失望
求教屯赤隧道接深圳灣口岸的最省錢走法,帶兩大行李搭公車轉乘會很虐嗎?
實測發現E36A在洪水橋站上車常有座位,比總站出發更舒服
開電車經隧道要注意什麼?上次冷氣開太猛差點撐不到元朗充電站
凌晨NA33的發車間隔準嗎?有次等了50分鐘懷疑錯過尾班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