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財務時,又翻到恆生銀行那張高息定期存款的宣傳單,讓我不禁回想起幾年前幫家人規劃儲蓄的點滴。那時市場利率低迷,大家都在找安全又能賺點零用錢的法子,恆生這波優惠確實吸引了不少目光。現在回頭看,定期存款這種老派工具,在通膨壓力下反而顯得格外可靠,尤其當銀行推出短期高息專案時,簡直像撿到寶一樣。
恆生銀行的定期存款方案,向來以彈性著稱,這次的高息優惠主打三個月到一年的短中期選項,年利率能衝到4.5%以上,比一般活期帳戶高出好幾倍。不過,魔鬼藏在細節裡,得先搞清楚門檻:最低存入金額通常是五萬港幣起跳,而且優惠只限新資金或指定客戶群,像我這種老客戶還得搭配信用卡綁定才能享最高利率。記得去年底幫朋友操作時,就發現錯過優惠期利率直接砍半,白白損失幾千塊利息,這種教訓提醒大家,下手前一定要細讀條款,別被廣告數字沖昏頭。
除了定期存款,恆生的儲蓄生態其實挺多元的。他們的「智選儲蓄計畫」結合了分層利率,存款越多利率越高,外加自動轉存功能,適合懶人理財;另類選擇如外幣定存,美元或人民幣帳戶利率有時更誘人,但匯率風險得自己扛。我試過把資金分散,一部分放定存鎖利,一部分轉進貨幣市場基金,整體報酬比單押一種穩當。當然,這得看個人風險胃口,如果完全不想碰波動,老實存定存最安心,畢竟銀行有存款保障撐腰,就算倒閉也有五十萬港幣的賠付上限。
面對當前的經濟變數,像通膨悄悄啃食購買力,儲蓄方案得帶點策略性。恆生的高息定存雖好,但流動性差是硬傷,急用錢時提前解約會被罰息,等於白忙一場。我的經驗是,拿閒錢的三成放定存吃高息,剩的留在活期或短期債券,保持靈活度。另外,別忽略複利威力,選自動滾存選項,利滾利幾年下來差額驚人。前陣子幫退休族規劃,就靠這招累積出小筆旅遊基金,他們笑得合不攏嘴的模樣,至今想來都暖心。
整體來說,恆生的優惠值得一試,尤其利率甜蜜期不長,動作要快。但切記,儲蓄是長跑,別因一時高息亂了步調。多比較幾家銀行,像中銀或渣打也常推競爭方案,有時搭配紅利回贈更划算。下回聊投資型儲蓄時,再分享怎麼用低風險工具放大報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