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中環同個做貿易嘅老友飲咖啡,佢突然推過嚟份報稅單,眉頭皺到能夾死蚊:「睇下,今年又畀政府割咗成舊肉出去。」玻璃窗外維港貨輪嗚咽,我諗起無數中小企老闆深夜對住報表嘆氣嘅樣——稅務規劃呢堂課,香港人真係要急起直追。
稅務局數字話你知,全港每年有過萬宗稅務爭議,但真正玩轉規則嘅人早喺風暴來臨前就築好堤壩。上個月幫間電子零件廠重組架構,將研發部門獨立成科技公司,硬生生將利得稅率壓到8.25%,老闆拍檯笑:「早知拆件可以慳稅,使乜捱貴租搬去工業邨?」
離岸架構唔係萬能Key
仲有人迷信開曼BVI就高枕無憂?舊年幫客戶解凍被凍結嘅離岸戶口,就係撞正經濟實質法案。而家玩離岸要像砌樂高:香港公司控股BVI公司,BVI再控股內地WFOE,利潤經香港時用《稅務條例》第39E條做資本增值免稅,最後用《安排》第10條股息稅優惠回流。記住,空殼公司隨時變死殼。
家族信託暗藏時限炸彈
見過最痛案例係某紡織廠三代,祖父設嘅信託今年剛好80年期限,成盤生意要拆骨分家。真正高手會用「飛躍信託」:香港信託持有澳門基金會,澳門再控開曼SPV,用《港澳CEPA》做資產隔離。仲要每十年加插慈善條款,稅局見你年年捐錢俾東華三院,查稅都手鬆三分。
身份規劃比CRS跑快半步
瑞士銀行舊同事同我吐苦水:「而家收到香港客嘅KYC文件,十份有八份同時拎住聖基茨護照。」但單靠買護照過唔到關,關鍵在「稅務居民」認定。見過狠人將居留日數精準控制在59日(香港)+182日(新加坡)+124日(葡萄牙),三地稅局都當你係過客。記住帶齊高爾夫球會籍記錄同醫療卡,抽查時先有故事講。
琴日經過稅局大樓,電子屏閃著「自願披露計劃倒數17日」。突然醒起舊年幫食品廠用這招補報海外佣金,罰款由應繳稅額300%壓到10%。稅務戰爭從來都係情報戰,當你仲糾結點填報稅表,真正玩家已經在修改遊戲規則。
(執筆時窗外飄雨,想起會計師老友去年執笠間舖。佢成日話:「香港稅制似維多利亞港——表面平靜,下面暗流撞死人。」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