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稅季來臨,我看著稅單上那筆不小的數字,心裡盤算著怎麼減輕負擔。當時朋友隨口提了句「用信用卡交稅啊」,我半信半疑試了一次,結果那年省下的錢足夠帶家人吃頓高級料理。從此,這成了我每年必用的招數,尤其用恒生信用卡,簡直是隱藏的省錢利器。
你可能好奇,信用卡不就是花錢工具嗎?怎麼反倒能省?關鍵在於「現金回贈」和「免息期」的雙重魔法。以恒生enJoy卡為例,稅款支付通常有0.5%到1%的回贈,聽起來微薄,但當稅額衝上十萬港元時,輕鬆就能撈回五百到一千塊。更妙的是,銀行給的免息期長達55天,等於讓你的錢在帳戶裡多滾一個多月利息,或是延後現金壓力。我去年就用這招,把稅款先刷掉,手頭現金轉去短線投資,小賺一筆差價。
恒生卡在這方面確實貼心。enJoy卡針對日常消費設計,但稅務支付同樣適用回贈機制,不像某些銀行把稅款排除在外。我偏愛它無門檻限制,刷多少都算回贈。去年稅季,恒生還推過限時加碼,指定卡種稅款回贈飆到2%,我趁機付清整年稅單,省了近兩千港元。操作也簡單,登入稅務局網站選信用卡支付,輸入卡號三兩下搞定,連跑銀行都免了。
不過,魔鬼藏在細節裡。有些銀行會收1.5%手續費,直接吃掉回贈,但恒生多數卡種免收這筆錢,簽帳前務必確認條款。另一陷阱是信用額度,稅額動輒數萬,若接近卡限可能觸發超額費。我的經驗是提前打電話調高臨時額度,或拆單分次支付。還款紀律更不能馬虎,設手機提醒或在網銀設定自動轉帳,免得遲還毀了信用評分。
進階玩家可以玩組合技。假設你手上有恒生Prestige卡和另一家高回贈卡,我會先用後者刷稅賺取3%回贈(如果免手續費),再用恒生卡做餘額轉移還款,享低息期。但得精算轉移費是否划算,我通常只在稅額破十五萬時才動這招。這幾年下來,靠這些技巧平均省下稅額的1.5%,積少成多夠付半年手機費。
用信用卡交稅像場聰明遊戲,規則摸透就能反客為主。恒生卡的靈活性讓它成為我的主力武器,尤其稅季優惠時不時突襲,多關注官網訊息準沒錯。下次看到稅單別皺眉,試試這招,說不定你會和我一樣,發現那筆「必要支出」竟能變出額外紅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