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搬來香港那年,第一次收到客戶支付的恒生支票,盯著那張薄薄的紙片,心裡直打鼓。跑去分行櫃檯問:「小姐,呢張票要等幾耐先過到我戶口?」櫃員公式化回覆:「一般兩三個工作天啦。」結果第五天錢才真正落袋,差點誤了繳租期限。十年過去,經手過數百張本地支票,摸透了銀行不會明說的潛規則,今天把這些血肉經驗攤開來講。
恒生支票過數時間像霧像雨又像風,有人隔天到賬偷著樂,有人苦等五日焦頭爛額。關鍵在於你能否破解銀行清算的「暗碼」。普通票過數要兩工作天?那是官方說法。實際操作中,下午三點半前存入的支票,第二天早晨就能在網銀看到「已過數」字樣,但別急著動用這筆錢——那只是銀行給你的幻覺。真正完成清算往往要再耗上整天,尤其大額支票,風控部門的眼睛正貼著監視器掃描呢。
去年幫貿易公司處理一張八十萬港元的恒生本票,周三下午四點十分趕到銅鑼灣分行。櫃檯阿姐接過票時挑眉:「呢個鐘數啊?」當即心知不妙。果然周五查賬仍顯示「處理中」,急得客戶差點砸鍵盤。後來才從相熟經理口中套出真相:三點半後存入的票,系統直接劃歸次日業務。若恰逢周四,加上周末兩日真空期,錢實實在在凍結五天。血淚教訓換來鐵律:衝過三點半死線,比追趕地鐵末班車更要命。
特殊票種藏著更兇險的坑。現金支票看似即時可取?我曾親見客戶拿著五十萬現金票衝到櫃檯,卻被告知需等待驗證。原來支票簽署人當天有數筆大額交易觸發警報,系統自動扣留資金四十八小時。至於期票陷阱更深,銀行電腦只認票面日期,早一天提交直接彈票。最慘是跨境票,中銀香港與恒生互轉理論上算本地清算,但碰上節假日,等上整週也不稀奇。
實戰磨出的過數技巧比銀行手冊管用十倍。大額支票別丟進存款機,那黑色方口簡直是資金黑洞。親見同事吞了張二十萬支票,機器顯示成功受理,系統卻查無紀錄。後來在維修部翻出濕漉漉的票渣,原來卡在輸送帶被碾碎了。急錢要過數?帶齊身份證衝櫃檯,要求當場致電付款行口頭確認。有次幫老闆追二百萬貨款,磨著櫃員撥通對方客戶經理熱線,三十分鐘後資金秒到,櫃檯玻璃後那張撲克臉都驚出裂痕。
更狠的招數在於讀懂銀行潛台詞。若過數狀態連續兩日卡在「處理中」,別傻等,立即去電查詢科報上支票號碼。八成是簽名有疑點,早發現還能補救。曾幫藝術品買家追查三十萬退票,原來畫廊老闆簽名時多甩了道墨痕,銀行當作塗改標記。帶上付款方到分行當場重簽,比寫十封投訴信管用。
錢在銀行體系裡流動的速度,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數字遊戲。它關乎樓下茶餐廳阿伯能否準時交鋪租,牽動跨境媽媽給老家匯學費的焦灼。摸透恒生過數的明暗規則,其實是握住與時間賽跑的韁繩。當你學會在金融巨獸的齒縫間精準卡位,那張輕飄飄的支票紙,終將沉甸甸地落進你的生命裡。
期票過數真係好伏!上個月張票寫15號,我14號下午4點趕入票,結果彈票罰錢。早知睇到呢篇就唔使蝕行政費
想問如果星期六朝早入恒生支票入中銀戶口,係咪要等到下周三先見到錢?定係有機會快啲?
文中講現金支票都可能被hold真係當頭棒喝,聽日剛好要收張裝修尾數現金票,看來要提早兩日去搞
有次入票機食咗我張三萬蚊支票,追咗成個月先賠返。早知跟博主建議去櫃檯就唔使咁折騰
好奇問跨境清算個段,如果係恒生票入恆生戶口但簽發人係海外公司,過數時間會唔會更耐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