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丁堡公爵訓練營,這個名字聽起來或許有點貴族氣息,但別被它騙了,它其實是給普通年輕人的一場人生轉折點。記得我第一次聽說時,是在英國留學時,朋友拉著我去參加一個野外露營活動。那時我十幾歲,整天窩在房間打遊戲,對戶外活動一竅不通。結果呢?短短幾天的徒步和搭帳篷,逼我面對恐懼:迷路時的慌亂、團隊合作時的摩擦,甚至半夜被雨淋醒的狼狽。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經歷,卻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對領導力的理解。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,而是學會在混亂中保持冷靜,傾聽隊友的聲音,做出即時決策。這種訓練,源自1956年菲利普親王的創意,目標是讓14到24歲的青年,透過冒險挑戰自我,而非只坐在教室裡讀書。
說到冒險精神,許多人以為就是爬高山或划獨木舟,那太表面了。愛丁堡公爵訓練營的核心,在於四個支柱:技能發展、志願服務、體能鍛鍊,還有最關鍵的冒險旅程。舉個例子,在技能部分,你可以選擇學烹飪、攝影或木工,這不是為了考試,而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我見過一個害羞的女孩,從不敢開口說話,到透過服務社區老人,學會了同理心;後來在冒險旅程中,她帶領小組穿越森林,那份自信是課本教不來的。這種精神,源自於人類天生的探索欲,現代社會卻常把它壓抑了。想想看,我們活在數位時代,年輕人沉迷螢幕,少了真實世界的碰撞。訓練營強迫你斷網,面對自然的不確定性,這正是培養韌性的機會——當風雨來襲,你沒法Google答案,只能靠自己和團隊。
參與過的人常說,這不是短期活動,而是人生投資。數據顯示,完成金獎的參與者,職場成功率高出三成,因為他們學會了風險管理:規劃路線時得評估天氣、資源分配,失敗了還得重來。這過程裡,領導力自然萌芽。我記得一個台灣青年分享的故事,他在訓練營的登山行程中,原本是個跟隨者,但當領隊受傷時,他被迫站出來指揮。那一刻,他發現領導不是權威,而是責任和信任。這種經驗,比任何管理課程都深刻。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推行這個計畫,台灣也有分會,它適應在地文化,比如結合原住民部落的傳統技能。關鍵是,它打破階級——無論你來自都市或鄉村,只要願意踏出舒適圈,就能點燃那份冒險火種。
當然,訓練營不是萬靈丹。有人擔心安全問題,或覺得太耗時間。但從我的觀察,風險是可控的:專業導師全程陪同,急救訓練是必修。時間投入?每週幾小時的服務或技能練習,反而教會年輕人時間管理。最終,這一切回歸到一個問題:我們想培養怎樣的下一代?在AI崛起的時代,人類獨有的是創造力和適應力。愛丁堡公爵訓練營,就是那塊磨刀石,讓青年在冒險中磨亮自己,成為未來風暴中的燈塔。
看完好有共鳴!我兒子去年參加銅獎,原本內向到爆,現在居然主動組織社區清潔活動,變化超大。想問,台灣哪裡有報名點?
文章提到安全措施,但冒險活動真的沒出過意外嗎?我女兒想參加,父母有點擔心野外風險。
費用部分沒細講,金獎訓練大概要花多少錢?會不會讓經濟弱勢家庭卻步?
訓練營強調團隊合作,那如果遇到不合拍的隊友,怎麼處理衝突?求分享實際經驗。
深度文推一個!把冒險精神連結到現代數位癮,點出核心問題,讓我反思自己年輕時錯過的機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