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政府年金扣税省钱优化指南

政府年金扣税省钱优化指南

2025-7-31 17:52:48 评论(1)

上個月同做freelance的舊同學飲茶,佢話「供年金慳稅?我報稅表都填錯咗三年!」呢句真係嚇親我。政府推年金計劃原意係幫大家儲退休錢兼減稅,但原來好多人連基本玩法都未摸透,白白錯失幾千甚至過萬蚊稅款寬減。我研究過稅務條例,同幾個會計師老友傾過,先發現慳稅呢家嘢,真係要度身訂造。


年金扣稅嘅核心,係「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」(QDAP)。你每月或一筆過供款畀認可嘅保險公司,每年最多可以攞六萬蚊扣稅額。聽落好簡單?但魔鬼在細節。同樣供六萬,月入三萬同月入十萬嘅人,慳到嘅稅可以差成倍。點解?香港係累進稅率,收入越高,邊際稅率越高,每蚊扣稅額嘅「含金量」就越大。打個比喻,高收入人士扣一蚊稅,可能真係慳到一蚊半;中產扣一蚊,可能只慳到幾毫子。


點樣發揮最大槓桿?關鍵在於「夾」其他免稅額。單身人士冇子女免稅額,供年金扣稅嘅效益即刻突出。但如果你有供強積金自願性供款(又係每年最多扣六萬)、有父母子女要養、甚至買咗自願醫保,就要計過度過。例如你本身免稅額已經接近應課稅收入,額外供多啲年金可能慳唔到多幾多稅,反而鎖死筆錢到退休。我見過最精明嘅做法,係夫婦二人一個主力供年金,另一個集中供強積金自願供款,分散風險之餘,仲可以按兩人稅階分配扣稅額。


仲有樣好多人忽略:年金嘅「內在回報」。唔係間間保險公司嘅計劃回報率都一樣!表面睇大家都係扣六萬稅額,但A計劃可能保證回報得1%,B計劃可能有2%再加非保證部分。慳到嘅稅款,隨時被低回報蠶食。我嘅心得係:拎慳到嘅稅款當作「即時回報」,再比較不同年金計劃嘅長期內部回報率(IRR),先至睇到真章。有啲計劃頭幾年回本慢,但長線可觀;有啲就早派息,適合需要現金流嘅人。唔做功課,好易揀錯。


最伏嘅位?莫過於「提早退場」成本。年金一般要供五年或以上,中途斷供或者攞錢,手續費可以好甘,隨時蝕埋你慳到嘅稅。所以千祈唔好為慳稅而夾硬供,一定要計清楚自己未來幾年嘅現金流穩唔穩定。後生仔收入波動大,可能集中供MPF自願性供款(彈性較大)更穩陣;收入穩定嘅中年人士,先至較適合用年金做退休核心配置之一。


講到尾,年金扣稅唔係單純填多個免稅額咁簡單。佢係你退休拼圖嘅一塊,要同你整體嘅財務狀況、風險承受能力、同埋對未來嘅預期夾到至有用。慳稅係即時嘅甜頭,但退休後每月收到嘅穩定年金,先係真正嘅果實。最忌人供你又供,結果夾硬嚟,鎖死筆錢仲蝕手續費。不如坐低計清楚:你慳到嘅稅,值唔值得你放棄筆錢十幾廿年嘅流動性?答案,人人唔同。



  • 「多謝分享!想問如果本身係標準稅率納稅人(即係用15%稅率計),係咪供年金扣稅嘅著數程度低好多?值唔值得博?」
  • 「文中提到比較年金內在回報率好重要,有冇邊個政府網站可以一次過比較晒所有認可QDAP計劃嘅詳細條款同埋過往派息紀錄?」
  • 「實用!但想補充一點:如果本身有未用盡嘅免稅額(例如單身冇其他供養),係咪應該優先填滿年金扣稅額?定係留返下年用?」
  • 「作者講中晒!舊年就係冇計清楚,同老婆兩個都供到盡QDAP,點知計落慳多咗嘅稅仲少過筆錢放定期嘅利息,蝕章!今年要重新部署。」
  • 「請教:如果預計未來幾年會移民,供咗嘅年金會點處理?提早退保係咪肯定蝕?有冇啲計劃係較彈性容許海外繼續持有或提取?」
    2025-7-31 19:11:28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逆流航者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42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