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明愛招聘熱門職位機會,高薪福利優,立即投遞履歷 ...

明愛招聘熱門職位機會,高薪福利優,立即投遞履歷

昨天 17:52 评论(1)

走進明愛社區服務中心那天,純粹是陪朋友送文件。空氣裡飄著咖啡香和舊書的氣味,牆上貼滿了孩童的蠟筆畫,幾個社工正低聲討論著個案。朋友突然用手肘撞我:「看到沒?佈告欄那張新的招聘海報,薪資開得比外面高兩成耶。」我湊近細看,標題寫著「明愛誠徵熱血夥伴」,底下羅列的職缺從資深社工督導到課後輔導員都有,最吸引目光的是那行「完善在職進修補助與家庭照顧支持」。


回家後,那張海報在腦海揮之不去。在非營利組織待過十年,我太清楚這行業的現實——理想常被微薄薪資消磨殆盡。某次深夜趕報告時,前輩疲憊地說:「我們在修補社會裂痕,自己卻活成透支的罐頭。」明愛敢於標榜「高薪」,像在死水裡投下石頭。致電詢問才知,他們去年獲得匿名企業家巨額捐贈,專款用於提升人力投資。這不只是數字遊戲,更是對「社福=低薪」宿命的正面對決。


真正觸動我的,是福利欄裡某項不起眼的條款:「每年十天帶薪社會觀察假」。人事主任在電話那頭解釋:「曾有同仁處理家暴案時,因沒見過高級餐廳長什麼樣,無法理解受害者為何離不開施暴者。我們希望工作者能真實觸碰社會的每個切面。」這理念徹底顛覆傳統社福機構的思維——當你連受助者的生活困境都無法想像,再熱血的助人者終將成為傲慢的施予者。


想起在東京參觀「燈塔之家」的震撼。他們讓中輟少年擔任咖啡廳主理人,少年們從摔破杯盤到獲得米其林推薦,找回的是尊嚴而非施捨。明愛招聘的「青少年職涯培力專員」職缺,要求應徵者具備企業人資經驗,正是想嫁接商業思維到社福領域。這種跨界勇氣,讓助人工作從慈善救濟升級成能力賦權。


投出履歷那晚,我翻出壓箱底的社工師證照。指腹摩挲過證書上燙金字體時,突然明白高薪背後的深意:它不是誘餌,而是對專業價值的鄭重承諾。當社福工作者不必在繳房貸與做善事間掙扎,才能用穩定的雙手承接他人的墜落。明愛在做的,或許是讓助人者先成為「完整的人」。


若你心底還埋著當年選擇社福的初心,此刻該讓它破土。點開明愛招聘頁面時,別只看薪資數字,請讀懂那些福利背後的隱形訊息——這裡願意投資你的成長,正如你將投資他人的重生。



  • 文中提到匿名企業家捐贈專款提升薪資,想了解這筆資金是否有年限?若五年後捐贈中止,現有高薪政策是否會調整?畢竟社福機構常因募款波動影響營運
  • 對「社會觀察假」概念很有共鳴!但好奇實際執行細節?例如想觀察豪宅建案銷售現場或科技公司晨會,機構真能協助安排嗎?還是僅限傳統弱勢場域
  • 我任職企業人資十年,從未想過技能可轉移到社福領域。請問青少年職涯培力專員是否需要社工師證照?若無相關背景但有企業培訓經驗,貴機構如何評估這類跨界人才?
  • 文中描述的情境深擊人心。想請問在明愛服務的同仁,當理想主義遇上現實衝擊(例如處理個案時突然被咖啡潑一身),機構有哪些具體的心理支持機制?高薪之外的情感勞動支持更重要
  • 注意到職缺包含「銀髮科技服務設計師」,這在傳統社福極罕見。是否代表明愛正發展科技助老服務?能否透露具體計畫方向?我有軟體開發背景想評估轉職可能
    昨天 18:33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爆米花忍者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526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