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玻璃門,炭火混著肉脂的焦香撲面而來,耳邊是油脂滴落烤網的滋滋交響。香港的燒烤文化,早已跳脫路邊攤的煙燻火燎,鑽進巷弄、攀上高樓,甚至藏身工廠大廈,演化出獨樹一幟的風味版圖。今晚,我們不談米芝蓮星輝,只追尋那口能喚醒味蕾原始悸動的炭火真味。
深水埗的「新桂香燒臘」,毫不起眼的街角老鋪,下午三點半準時飄出勾魂香氣。這裡的叉燒,是老師傅與炭火數十年的私語。選脢頭肉,肥瘦如大理石的紋理,醃料是秘而不宣的老方子,重點在那爐猛火直燒的炭爐。肉串懸吊,油脂遇熱融化,滴落炭上竄起青煙,反覆熏染,成就那層薄如紙張、酥脆如焦糖的脆邊。咬下瞬間,微燙的肉汁混著炭香在口中炸開,甜鹹交織,肉質軟糯中帶點嚼勁,是時間與火候錘鍊出的極致。記得,下午三點半開爐,賣完即止,趕不上頭爐,那股炭火賦予的靈魂就淡了幾分。
想嚐點不一樣的跳脫?鰂魚涌工廈裡的「慢煮工業」是場實驗。工業風水泥牆、冷調燈光,卻藏著對燒烤的熱情顛覆。低溫慢煮成了秘密武器,厚切牛小排先經數十小時精準溫控慢煮,鎖住肉汁,上桌前才在炭火上賦予一層狂野的焦香。外層是粗獷的炭烤烙印,內裡是驚人的粉嫩與柔軟,幾乎不用費力咀嚼,肉香與油脂甘醇便溫柔地包裹舌頭。配一杯精釀啤酒,新派燒烤的細膩,顛覆了對「燒」的原始想像。
追求味覺刺激的靈魂,尖沙咀「胡同」的川式燒烤是場烈焰之舞。昏暗燈光、紅燈籠,空氣中瀰漫著花椒與辣椒的辛香。這裡的「烈火牛肉」是招牌,新鮮牛柳粒裹滿秘製辣椒粉、孜然、花椒,在炭火上快速翻轉,火舌舔舐,香料被高溫瞬間激發,辛辣霸道卻不掩肉香,麻與辣在口腔層層疊加,逼得人額角冒汗,卻又忍不住一串接一串。烤腦花是勇者挑戰,嫩滑如豆腐,裹著厚厚的麻辣調料,入口綿密,後勁麻香,獨特風味令人上癮。搭配冰凍酸梅湯,冰火交纏,痛快淋漓。
當夜幕低垂,想俯瞰維港璀璨配著煙火氣?「口利福」的露台座是奢侈選擇。摩登粵式燒烤在這裡精緻呈現。炭燒蜜汁黑豚叉燒皇,選西班牙黑毛豬,肥膏甘香,肉味濃郁,蜜汁甜度克制,炭火香氣優雅。最驚豔是炭燒本地鮮魷,整隻魷魚筒刷上薄薄醬油,猛火快烤,邊緣微捲焦脆,肉質卻保持著驚人的彈牙與鮮甜,簡簡單單,卻吃得出海味的純粹與火候的精準。維港夜景是免費的佐餐佳餚,夜色中,炭香與星光同樣醉人。
真正的港式燒烤魂,往往藏在屋邨深處。深宵時分,葵涌某個街市旁的「強記」炭爐才真正甦醒。簡陋摺檯膠凳,炭爐火光熊熊。這裡沒有高級食材,一串串現穿好的雞腎、雞軟骨、豬頸肉、墨魚丸,刷上自家調製的濃稠蜜汁或沙爹醬。雞軟骨烤得金黃,咬下「卡滋」作響,爽脆過癮;墨魚丸外皮微焦,內裡彈牙爆汁,滿口鮮甜。最地道是那串燒賣,魚漿比例恰好,烤得表皮微脆,塗滿甜辣醬,是令人懷念的街頭風味。坐在街邊,聽著老闆娘爽朗的招呼,油膩的鐵盤,沾著醬汁的竹籤,混著炭火餘溫的夜風,這份粗獷真實,是金錢買不到的港式深夜食堂情懷。
從深水埗老鋪的炭火傳承,到工廈實驗室的慢煮革新;從川味麻香的刺激挑逗,到維港夜景下的精緻演繹,再到屋邨深巷的煙火人情——香港的木屋燒烤,從來就不只是一頓飯。它是炭火舔舐食材的瞬間魔法,是師傅幾十年不離爐火的堅持手藝,是街坊鄰里圍爐夜話的暖意,更是這座城市在鋼筋森林裡,用最原始方式點燃的、生生不息的生活熱情。下一口,你會在哪裡遇見你的炭火真味?
深水埗新桂香真係要三點半去排?上次六點到已經賣晒叉燒,個心都實晒有冇人知佢燒其他嘢掂唔掂?
慢煮工業個牛小排睇到流口水!但工廈係咪好難搵?同埋價錢係咪拍得住酒店級?
胡同個麻辣真係頂得順?上次食完佢個烈火牛肉,第二日個胃好似打緊仗咁,但又心思思想再戰有冇人試過叫小辣?
口利福露台位係咪要訂位先有?同埋維港景搭咁精緻嘅燒烤,個銀包會唔會大出血?
強記個炭爐燒賣!童年回憶啊!但而家仲係咪用緊嗰種超濃甜辣醬?記得以前食完成手都係醬汁,但就係要咁先夠風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