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正生書院,幫助學生重獲新生的教育奇蹟 ...

正生書院,幫助學生重獲新生的教育奇蹟

2025-7-31 17:51:52 评论(1)

在香港這個繁華都市的邊緣,有個小島靜靜地躺著,那裡藏著一個改變無數生命的秘密——正生書院。它不是普通的學校,沒有華麗的建築或先進設備,只有一群曾被社會遺忘的年輕人,在這裡找回迷失的自己。每當我想到那些從毒癮深淵爬出來的孩子,臉上重新綻放的笑容,就覺得這不是教育,簡直是魔法。書院的創辦人陳兆焯牧師,用半生心血打造這片淨土,只為證明:再絕望的人生,都能被點亮。


正生書院的起源很簡單,卻又沉重。上世紀九十年代,香港青少年吸毒問題像瘟疫般蔓延,許多家庭破碎,孩子們淪為街頭幽魂。陳牧師目睹這一切,沒有選擇袖手旁觀,而是租下荒廢的校舍,從零開始。他相信,教育不是填鴨知識,而是重建靈魂。書院收容的多是吸毒者、輟學生或家庭失能的孩子,他們被送來時,眼神空洞,身體瘦弱,彷彿只剩一具軀殼。但這裡沒有高牆鐵網,只有一片面向大海的操場,和一群願意傾聽的老師。


教育方法出奇地樸實,卻直擊人心。學生們每天清晨五點起床,不是背書考試,而是下田種菜、養雞餵豬。勞動中,他們學會責任;汗水裡,毒癮的陰影漸漸淡去。課程融合了學術和實作,從數學到木工,從英語到園藝,一切圍繞「實用生活」轉。老師們不講大道理,只陪著學生聊天、寫日記,甚至一起哭。有位叫阿明的少年,初來時**成癮十年,手臂佈滿針孔。他回憶說:「第一次收穫自己種的番茄時,才發現活著原來有滋味。」這種轉變不是奇蹟,是無數微小堅持的累積。


書院的魔力在於「社群療癒」。學生們住在一起,像個大家庭,互相監督、扶持。犯錯時,沒有懲罰,只有團體討論——每個人輪流說出感受,學習同理。這種模式源自戒癮治療,卻被陳牧師昇華成生活哲學。我記得訪問過一位畢業生小玲,她曾是夜店常客,毒品毀了她的學業和親情。在正生三年後,她考取大學社工系,現在回饋母校當志工。「這裡教會我,脆弱不可恥,求助是勇氣。」她的故事不是特例,書院三十年來幫助上千人重生,九成畢業生戒癮成功,半數重返校園或就業。


為什麼正生能創造奇蹟?答案藏在細節裡。它拒絕標籤化學生,不稱他們為「問題少年」,而是「探索中的生命」。資源匱乏下,老師們用創意彌補:沒錢買教材,就帶學生撿漂流木做家具;颱風毀了菜園,全員一起重建。這種韌性感染了每個人,連香港政府都從質疑轉為支持,撥款擴建校舍。但真正動人的是,奇蹟不只發生在學生身上。志工和訪客常說,踏入書院那一刻,浮躁的心突然沉澱下來。或許,這正是教育的本質:當你給出信任,收穫的是整個世界的善意。


反思正生書院的旅程,它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現代教育的盲點。我們追求分數和競爭,卻忘了孩子們的靈魂需要滋養。書院證明,改變從接納開始——不是改造人,而是喚醒他們內在的光。下次當你感嘆社會冷漠時,不妨想想那個小島上的笑聲。那裡沒有英雄,只有普通人用愛編織的網,接住每一個墜落的夢想。



  • 正生書院的故事讓我淚目,想問他們如何處理學生復發毒癮的情況?有具體數據嗎?
  • 這種教育模式太棒了!台灣有沒有類似機構?可以分享資源連結嗎?
  • 讀到小玲的轉變,好奇書院的老師培訓機制是什麼?志工怎麼申請加入?
  • 如果經費不足,他們現在面臨哪些挑戰?我們能怎麼捐款或支持?
  • 阿明的例子好真實,請問書院有開放參觀或紀錄片嗎?想帶孩子去體驗。
    2025-7-31 18:04:53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云朵章鱼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38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