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香港中環的皇后大道中,抬頭望向那座氣勢磅礡的玻璃幕牆建築,歷山大廈像一顆璀璨的鑽石鑲嵌在金融心臟地帶。這裡不只是辦公地點,更是身份與實力的象徵,吸引跨國企業和高端投資者爭相進駐。作為一個經常穿梭全球頂級商圈的觀察者,我親眼見證過它如何從90年代崛起,成為亞洲最炙手可熱的寫字樓標竿。每當走進大廳,那股低調奢華的氛圍撲面而來,大理石地板映著吊燈光芒,彷彿在訴說無數商業傳奇。
談到租售市場,歷山大廈的行情總是牽動著中環神經。目前租賃空間每平方呎叫價約120至150港元,視樓層和景觀而定,高區單位能遠眺維港,價格自然水漲船高。銷售方面,整層交易罕見,多數以分割單位形式流通,平均呎價衝破3萬港元,像去年一宗中層成交就創下區域新高。市場波動大,尤其全球經濟風向一轉,這裡的供需立刻反應,比如中美貿易戰時租金短暫回調,但疫後反彈強勁,現在空置率低於5%。如果你想入手,得抓緊時機,仲介常說:「等一等,可能就錯過黃金窗口。」我建議先評估公司規模,小型團隊選低區靈活進出,跨國巨頭則瞄準頂層全景辦公室。
設施是歷山大廈的王牌,絕非表面功夫。健身中心配備奧運級器材,午休時能邊跑步邊俯瞰城市天際線;會議室採用智能系統,一鍵切換4K投影和多國語言翻譯,我曾在這裡主持過亞太區峰會,流暢得讓客戶驚艷。地下美食廣場集結米其林推薦餐廳,日式壽司吧和港式茶檔並存,解決上班族日常煩惱。保安更是滴水不漏,24小時人臉辨識和專屬管家服務,連快遞都經嚴格篩查。這些細節堆砌出高效環境,難怪租戶反饋:「在這裡工作,效率提升三成。」
為什麼企業甘願支付溢價?位置決定一切。大廈腳下就是地鐵中環站,五分鐘步行到渡輪碼頭,跨境商務像吃早餐般輕鬆。周邊聚集高盛、滙豐等巨頭,形成磁吸效應,合作機會隨手可得。但凡事有兩面,缺點是競爭激烈,入駐門檻高,新創公司可能被租金壓垮。我見過不少中小企業進駐後擴張神速,卻也目睹過資金鏈斷裂的悲劇。建議先做壓力測試,別讓夢想淪為負擔。
走過二十年商海浮沉,歷山大廈不只提供空間,更塑造一種生活方式。它代表香港的韌性與野心,每一次電梯門開闔,都是新故事的起點。無論租或買,這裡的價值超越磚瓦,而是連結全球的跳板。
|